您的位置:首页  资讯

正文字体:

【当代广西】刊发我校党委书记邓军理论文章《把高校建设成为坚持党的全面领导的坚强阵地》



来源:新闻网 作者: 日期:2022-05-17 点击:664

5月17日,当代广西2022年第10期刊发我校党委书记邓军教授理论文章《把高校建设成为坚持党的全面领导的坚强阵地》。文章从四个方面深刻阐述了要把高校建设成为坚持党的全面领导的坚强阵地,其重点是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党对人才工作的全面领导、坚持发挥独特优势作用、坚持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其基本任务是把高校打造成为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凝聚人才力量、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以及践行社会主义法治精神的坚强阵地。


现将文章转载分享。


把高校建设成为坚持党的全面领导的坚强阵地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办好我国高等教育,必须坚持党的领导,牢牢掌握党对高校工作的领导权,使高校成为坚持党的领导的坚强阵地。把高校建设成为坚持党的全面领导的坚强阵地,其重点是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党对人才工作的全面领导、坚持发挥独特优势作用、坚持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其基本任务是把高校打造成为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凝聚人才力量、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以及践行社会主义法治精神的坚强阵地。


一、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把高校建设成为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坚强阵地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这就决定了我们的教育必须把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根本任务,培养一代又一代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奋斗终身的有用人才。”高校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必须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论述,牢牢把握思想政治工作生命线,持续深化“三全育人”综合改革,持续健全“十大育人”体系。


要牢牢把握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生命线。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对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提出明确要求,作出重大安排部署,强调要教育引导青年学生做到“四个正确认识”:正确认识世界和中国发展大势、正确认识中国特色和国际比较、正确认识时代责任和历史使命、正确认识远大抱负和脚踏实地。这就要求高校必须坚持不懈地传播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理直气壮地开好思想政治理论课,为学生一生成长奠定科学的思想基础;坚持不懈地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引导青年学生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坚定信仰者、积极传播者和模范践行者;坚持不懈地促进高校和谐稳定,对师生加强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用心用情用力做好每项育人工作,培育师生理性平和的健康心态;坚持不懈培育优良校风和学风,建立健全高质量的治理体系,使高校始终成为“党风正、校风清、教风严、学风浓”的坚强阵地。


要持续深化“三全育人”综合改革、健全“十大育人”体系。“三全育人”综合改革是新时代高校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的重大创新举措,也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举措和构建更高质量的人才培养体系的必要措施。实现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就是要让育人成为全体教职工永无止境、永不停歇的追求,成为衡量学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真正将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落到实处。抓好全员育人,要求全体教职工都要成为育人的主体,人人都有育人的责任;抓好全过程育人,要求将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贯穿到学生成长成才的全过程;抓好全方位育人,要求将育人贯穿到教育教学各方面各环节。深化“三全育人”综合改革,最根本的就是要持续健全和完善课程、科研、实践、文化、网络、心理、管理、服务、资助、组织等方面的一体化育人体系,充分发挥各育人主体的能动性,把立德树人工作贯穿到学生成长成才各方面、全时域,从而实现人人育人、时时育人、处处育人。


二、坚持党对人才工作的全面领导,把高校建设成为凝聚人才力量的坚强阵地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人才工作会议上强调:“人才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指标。国家发展靠人才,民族振兴靠人才。”近年来,国际环境复杂严峻,国内经济发展面临一系列新问题、新挑战,很多地方都面临科技创新、治理效能提升、产业转型升级等压力,对高层次人才的渴望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强烈,加快人才队伍建设的需求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紧迫。高校特别是西部边疆地区地方高校,承担着为地方发展输送人才的重任,必须不断提升人才工作的高度、广度和深度,努力成为人才集聚高地。


要始终坚持党管人才原则,提升人才工作的高度。坚持党对人才工作的全面领导,是我们党快速壮大人才队伍、持续增强人才效能、将人才优势转换为发展优势的重要经验。高校各级党组织要像抓党建工作一样抓人才工作,加强党对人才工作的政治引领,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党管人才领导体制和工作格局、完善党管人才工作运行机制、创新党管人才方式方法、加强党管人才保障措施,压实党管人才政治责任,把握好新时代人才工作的正确政治方向。


要深入实施人才强校战略,提升人才工作的广度。人才是衡量一所高校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指标,高校要集聚爱国奉献、爱校荣校的各方面优秀人才。要集聚学科领军人才,根据学校发展需要造就一支具有学术造诣、创新意识、领导才能、高尚品行的学科带头人队伍,形成优势学科领域的人才高峰。要集聚高水平创新团队,大力支持创新团队引进高水平人才,重点推进优势学科、新兴学科、交叉学科优秀团队建设。要重视青年人才工作,完善全链条培养制度,给予青年人才更多信任、更多帮助、更有力的支持,支持青年人才挑大梁、当主角。要重视党外人才工作,培养好团结好党外知识分子,积极为党外知识分子搭建平台、创造条件。要重视思政干部、管理干部和工勤保障队伍建设,充分发挥这支队伍服务学校发展、服务人才工作的主动性、积极性。


要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提升人才工作的深度。要根据学校改革发展需要向二级用人单位充分授权,大胆实施高端人才“一事一议”“一人一策”定待遇、定职称、定岗位的工作机制,发挥用人主体在培才、引才、用才中的积极作用。要果敢为人才松绑,让各类人才从繁冗审批、繁琐杂务中解放出来,轻装上阵,让人才静心做学问、搞研究、教书育人。要完善人才评价体系,用好评价这根指挥棒,建立健全以创新价值、能力、贡献为导向的人才评价体系,充分激发各类人才的创造活力和聪明才智。要增强服务人才的意识和能力,持续营造有人文温度的人才环境,做到以人才为本,信任人才、尊重人才、善待人才、包容人才。


三、坚持发挥高校独特优势作用,把高校建设成为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坚强阵地


2021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站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高度、着眼广西在全国发展大局中的地位和作用,提出了“四个新”总要求:“在推动边疆民族地区高质量发展上闯出新路子,在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上展现新作为,在推动绿色发展上迈出新步伐,在巩固发展民族团结、社会稳定、边疆安宁上彰显新担当。”服务社会是高校的一项基本职能。作为地方高校,要把人才第一资源、科技第一生产力、创新第一动力结合起来,发挥人才资源、科技创新、学科专业的优势,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智库、科技和人才支撑。


要发挥人才资源优势,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智库支撑。要紧密结合边疆民族地区社会历史、文化背景,打造高质量的哲学社会科学创新体系,建好建强一批人文社科研究基地等高端创新平台,把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与地方历史文化传承创新结合起来,推动二者协同发展。要着力强化应用对策研究,聚焦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需求特别是重大战略需求,提供针对性强的研究报告。要更加主动地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进行专题研究,深度参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为政府部门科学决策、行业产业发展提供高质量的咨政咨询服务。


要发挥科技创新优势,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科技支撑。要紧密结合边疆民族地区经济发展需要,打造高质量的自然科学研究实践创新体系,建设一批高端自然科学创新平台,积极承担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项目,打造高校科技创新与地方经济发展的命运共同体。要加强产教学研融合发展、协同创新,深化校地、校企合作,增强高校科学研究、科技创新和技术服务的针对性,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率,把高校原创性、高质量的研究成果更高效地转化为企业可产业化的成果,不断推动产业升级,从而推动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


要发挥学科专业优势,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人才支撑。要深化本科专业结构性改革,坚持需求导向,紧跟地方产业转型升级趋势,撤销就业难、需求低的专业,缩减规模大、就业难的专业,改造特色不鲜明、优势不明显的专业,着力打造地方新兴产业发展急需、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的专业。要加强研究生学科专业建设,特别是要大力发展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及时调整、持续优化人才的层次、类型和结构,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输送更多高层次、高技能、复合型的创新、创业人才,为国家和广西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更加有力的人才支撑。


四、坚持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把高校建设成为践行社会主义法治精神的坚强阵地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全局和长远出发,明确了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总体目标。高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新时代高校推进依法治校、提升综合竞争力从而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内在需要。高校要坚持和完善党对学校工作全面领导的制度体系,健全和完善现代化大学治理体系,充分发挥党的领导对高校改革发展稳定的引领、规范、保障作用。


要坚持和完善党对高校工作的全面领导的制度体系。推进高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最重要的是落实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充分发挥党委“把方向、管大局、作决策、抓班子、带队伍、保落实”的领导核心作用,坚定不移落实党管办学方向、党管干部、党管人才、党管意识形态、党领导改革发展的原则。要健全和完善学校党委全委会、党委常委会、校长办公会、学术学位委员会等校级议事决策制度和学院党委会、党政联席会、院长办公会、学术学位委员会等二级机构议事决策制度。同时,要健全和完善大学章程,建立健全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把党的领导通过制度化、规范化、法治化贯穿到高校改革发展稳定工作的各方面各环节,全面提高管党治党、办学治校能力。


要健全和完善现代化大学治理体系。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是中国特色现代化大学制度的显著特征。经过长期实践,我国高校形成了党委领导的政治权力、校长负责的行政权力、教授治学的学术权力和师生参与的民主权力等元素构成的现代化大学治理体系。在管党治党、办学治校实践过程中,要提高高校的治理能力,就要健全和完善这四种权力运行的体制机制,健全完善权责一致的监督机制,正确处理好四者之间的关系,形成良性互动,做到各方不缺位、不越位。高校党委要按照党章和有关规定,统一领导学校工作,支持校长依法独立负责地行使职权,保证学校以人才培养为中心的各项工作顺利开展;要尊重并支持学术学位委员会独立行使学术事务职权,充分发挥其在学术治理等方面的重要作用;要支持工会、教代会、学生会等行使民主管理、监督的权利,不断健全高校重大事项决策协商机制,提高规范管理学校各项事务和增强依法治校的综合能力。


(作者系广西师范大学党委书记、教授)


文章链接:

https://www.ddgx.cn/show/56199.html





分享
0

广西师范大学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未注明其他出处的作品,版权均属于广西师范大学新闻中心,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广西师范大学新闻网”。 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其他来源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对其负责。

③ 有关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与本网联系。

※ 联系方式:广西师范大学新闻中心 Email:xinwen@gxn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