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6日,人民网以《资源:科技服务“三农” 为产业振兴增添动力》为题,关注报道我校生命科学学院党委联合企业组织农技专家深入桂林市资源县河口瑶族乡猴背村开展春季农业送科技下乡活动,进一步满足当地群众对百香果产业发展的迫切需求,助农增产增收。
报道指出,在广西师范大学的倾情帮扶下,猴背村聚焦生态资源,立足农业资源多样化和气候适宜的优势,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着力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农业农村融合、农业内部产业融合,构建乡村产业体系,加快打造“猴背模式”升级版,奋力推动乡村振兴走在前列。
现将报道转载分享。
资源:科技服务“三农” 为产业振兴增添动力

广西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硕士生导师、副教授李伯林指导百香果种植户科学种植。苏千棋摄
4月21日,广西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党委联合企业组织农技专家深入桂林市资源县河口瑶族乡猴背村开展春季农业送科技下乡活动,进一步满足当地群众对百香果产业发展的迫切需求,助农增产增收。
在猴背村委三楼会议室,广西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硕士生导师、副教授李伯林和企业技术总监分别向百香果种植户讲解了科学施肥种植、打造富硒百香果等相关农技知识。随后,专家们深入田间地头,对百香果种植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进行现场指导解决,切实为老百姓发展产业排忧解难。

广西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硕士生导师、副教授李伯林提供种植技术书籍给种植户。李旭东摄
根据海拔高、温差大的特点,猴背村早在2013年就开始引进百香果种植,随着百香果市场逐年向好,村民们尝到了甜头,在村“两委”和驻村工作组的发动下,越来越多的农户加入到百香果种植行列。
据了解,猴背村现已建有三个百香果种植基地,共14个村民小组85户村民加入到百香果种植行列。2022年,该村共种植百香果280亩,预计可产百香果30万公斤,年总产值达300余万元。
在广西师范大学的倾情帮扶下,猴背村聚焦生态资源,立足农业资源多样化和气候适宜的优势,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着力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农业农村融合、农业内部产业融合,构建乡村产业体系,加快打造“猴背模式”升级版,奋力推动乡村振兴走在前列。
近年来,广西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党委与猴背村党支部深化党组织共建,持续推进党员领导干部结对帮扶,通过“党建+产业技术指导”的互动模式,派送农业专家下乡、送资送智下乡等多种方式,有效推进科技服务“三农”,为产业振兴增添动力。
报道链接:
http://gx.people.com.cn/n2/2022/0426/c390645-35242642.html
广西师范大学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未注明其他出处的作品,版权均属于广西师范大学新闻中心,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广西师范大学新闻网”。 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其他来源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对其负责。
③ 有关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与本网联系。
※ 联系方式:广西师范大学新闻中心 Email:xinwen@gxnu.edu.cn
点击排行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