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教育部发布《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公布首批虚拟教研室建设试点名单的通知》(教高厅[2022]2号),确定了首批虚拟教研室建设试点439个。我校副校长孙杰远教授牵头申报的“小学教育专业虚拟教研室”成功入选首批虚拟教研室建设试点。
虚拟教研室建设,旨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提高人才培养能力为核心,以现代信息技术为依托,探索建设新型基层教学组织,打造教师教学发展共同体和质量文化,引导教师回归教学、热爱教学、研究教学,提升教育教学能力,为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首批虚拟教研室负责人均由教学名师、国家级一流专业负责人、一流课程负责人等高水平教师担任;教研室成员不少于10人,具有相对稳定的高水平教学研究和实践团队;教研室所依托专业或课程已获批“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或“一流课程”;虚拟教研室已有实体教研室建设基础;教研室所在学校能够为虚拟教研室运行提供必要的保障措施,在教师教学工作量认定、绩效考核等方面明确激励机制。根据教育部的建设计划,首批虚拟教研室分为三类:课程(群)教学类、专业建设类、教学研究改革专题类,首批439个虚拟教研室中,课程(群)教学类237个、专业建设类137个、教学研究改革专题类65个。我校“小学教育专业虚拟教研室”为专业建设类,依托小学教育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开展工作,由孙杰远教授担任教研室负责人。
今后,我校将认真落实教育部相关文件要求,以课程(群)教学、专业建设、教学研究改革等为主题开展多元探索,以“小学教育专业虚拟教研室”为试点,重点推进虚拟教研室建设任务。一是创新教研形态,充分运用信息技术,探索突破时空限制、高效便捷、形式多样、线上线下结合的教师教研模式,形成基层教学组织建设管理的新思路、新方法、新范式;二是加强教学研究,推动教师加强对专业建设、课程建设、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评价等方面的研究探索,提升教学研究的意识,凝练和推广研究成果;三是共建优质资源,协同共建人才培养方案、教学大纲、知识图谱、教学视频、电子课件、习题试题、教学案例、实验项目、实训项目、数据集等资源,形成优质共享的教学资源库。四是开展教师培训,发挥国家级教学团队、教学名师、一流课程的示范引领作用,推广成熟有效的人才培养模式、课程实施方案,促进一线教师教学发展。同时,我校也将加强对虚拟教研室建设试点的管理和质量监测,完善持续改进机制,做好安全防控工作,建立进展报告制度,构建交流共享机制。
广西师范大学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未注明其他出处的作品,版权均属于广西师范大学新闻中心,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广西师范大学新闻网”。 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其他来源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对其负责。
③ 有关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与本网联系。
※ 联系方式:广西师范大学新闻中心 Email:xinwen@gxnu.edu.cn
点击排行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