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0日至21日,第二届广西高校国际中文教育教学技能大赛在广西师范大学育才校区举办。本次大赛由广西本科高校中国语言文学类教学指导委员会主办,我校文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和国际文化教育学院联合承办,校党委常委黄海波、广西本科高校中国语言文学类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吴大顺、文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汉语国际教育专业负责人、国际文化教育学院相关负责人、国际合作与交流处相关负责人等领导老师出席了开幕式,来自广西区内13所高校的73名中国本科生、研究生以及国际学生参加了比赛。
20日上午,校党委常委黄海波在开幕式上致辞。黄海波首先简要介绍了广西师范大学概况及学校国际中文教育方面的成果。他指出,我校国际中文教育历史悠久、办学层次完备、师资力量雄厚,为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动国际中文教育发展、促进中外民心相通、文化交流以及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了积极贡献。希望选手们能够以赛促学、以赛促练,积极展现未来汉语国际教育教师的风采,达到促进中外文化交流的效果。
随后,吴大顺教授在发言中对大赛组委会和各位评委老师的辛勤付出表示感谢。他回顾了广西本科高校中国语言文学类教学指导委员会为中国语言文学类专业的发展所做的工作和贡献,期待同学们在本次大赛中赛出水平、赛出友谊、赛出风格,取得优异成绩。
中国学生的比赛以线上直播的形式进行,来自广西各高校本科生和研究生同台竞技,展示中文教育教学技能。国际学生的参赛方式为线上提交教学技能展示和才艺表演的视频,由评委评选出各奖项。中国本科生组和研究生组共设三个比赛环节,分别是教学技能展示、中华才艺展示、汉语言基础知识和中华文化知识问答。在教学技能展示中,选手们结合PPT展示,从具体情景引入教学内容,用清晰的例子和生动的语言讲解汉语知识;参赛选手在中华才艺展示环节表演太极拳、书法、民族舞、古筝等才艺,将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形象地呈现在观众和评委面前;知识问答由选手现场抽题作答,题目内容为古诗词、汉语知识、文学常识等,选手们凭借丰富的知识储备轻松作答。
整个比赛精彩纷呈,不仅体现了汉教学子的专业素养,更展现出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中华才艺一出场,满堂正华辉”。古色古香的音乐响起,选手翩翩起舞,以纤腰折微步,展现热烈而动人的形象,给评委和观众留下深刻的印象;有的选手用富有音律节奏的快板,表达对广西秀美风光热爱的同时,还对汉教事业寄予了真切的祝福;笔墨展华章,选手们现场进行书法作品创作,用苍劲有力的笔画展现汉字的魅力。
本次大赛除了汉语国际教育专业中国学生的现场比拼之外,还有来自6所高校的18名国际学生提交了汉语教学微课作品和才艺展演视频。参赛的国际学生们认真备课、讲课、精心准备参赛作品,表现出自己对国际中文教育教学的热爱。他们准备的课程类型丰富,充分利用网络教学技术,深入讲解语音、虚词、语法等汉语知识;才艺展示活泼多样,涵盖朗诵、剪纸、武术等多种类型。
据悉,本次比赛从9月底开始筹备,由于疫情防控要求,比赛模式由线下改为线上比赛。各参赛单位全力支持与配合,通过初赛筛选出优秀选手参加决赛。经过两个多月的精心筹备,大赛如约顺利开展。
举办本次大赛旨在加强全区各高校汉语国际教育专业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提升国际中文教学质量,为各位选手提供一个锻炼自己、展示自己的平台,有利于提升未来汉语教师的素质和能力,促进专业建设可持续发展,也为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同学提供了一次更新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方法的机会。
校党委常委、统战部部长黄海波致辞
广西本科高校中国语言文学类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吴大顺讲话
比赛现场
广西师范大学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未注明其他出处的作品,版权均属于广西师范大学新闻中心,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广西师范大学新闻网”。 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其他来源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对其负责。
③ 有关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与本网联系。
※ 联系方式:广西师范大学新闻中心 Email:xinwen@gxnu.edu.cn
点击排行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