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党史学习教育

正文字体:

【党史学习教育】文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组织教职工赴灌阳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主题活动



来源:文学院 作者:文/毕权飞 图/韦敏、岑学贵、骆萍 日期:2021-11-03 点击:239

为扎实学院推进党史学习教育,加强教职工的沟通交流,增强凝聚力,文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党委和学院工会组织教职工前往灌阳县水车镇都庞岭大峡谷,开展以“追寻革命足迹,赓续红色血脉,汲取奋进力量”为主题的党史学习教育主题实践活动。


10月31日,学院教职工在学院党委负责人的带领下,乘车来到灌阳县水车镇都庞岭大峡谷。大家乘船前往红军34师休整地旧址,在红色游船上,学院党委负责人、学院纪委负责人分别给大家讲解了灌江上红军34师英勇战斗的故事。湘江战役中,钢铁后卫红34师临危受命、勇于牺牲,从下游谷口逆灌江而上进入都庞岭大峡谷深处,与围攻之敌展开了英勇的战斗,予敌以重大杀伤,终因寡不敌众,弹尽粮绝,大部分壮烈牺牲,立下了不朽的功勋。


接着,大家来到红34师驻扎休整旧址,旧址位于灌阳县水车镇合成村委会驻地苗源屯,始建于民国时期,占地面积360平方米,砖木结构,有六房一堂屋一天井。在参观旧址的过程中,大家也深刻感受到了长征途中的艰辛,及红军坚定信念、不畏艰难、不怕困苦、不怕牺牲的精神,纷纷表示要缅怀革命先烈,弘扬红军精神,传承优秀革命传统,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


午后,学院组织大家进行民间民族文化考察,来到了灌阳县月岭村参观月岭古民居,月岭村素有戏剧之乡的美誉,清朝初期祁剧南移,在这个地方逐渐演变成为具有一定影响的剧种。月岭古民居始建于明末清初,至今保存完善,建筑群颇具中原楚国风貌和格调。民居建筑排列井然有序,全村原为6个大院组成,各为翠德堂、宏远堂、继美堂、多福堂、文明堂、锡暇堂,均用青色砖瓦建成,工匠们各施巧技,石刻、木雕、壁绘各呈异彩。


通过此次党史学习教育主题实践活动,教职工进一步学习了长征精神,促进了教职工以更加饱满的工作热情和信心投入到工作中,锐意进取,努力奋斗,为学院的蓬勃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同时,也增强了教职工立德树人和服务国家乡村振兴战略的使命感。

 


教职工在月岭古民居进行考察


教职工合影留念



分享
0

广西师范大学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未注明其他出处的作品,版权均属于广西师范大学新闻中心,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广西师范大学新闻网”。 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其他来源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对其负责。

③ 有关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与本网联系。

※ 联系方式:广西师范大学新闻中心 Email:xinwen@gxn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