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资讯

正文字体:

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举办第24届全国史学理论研讨会



来源: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 作者:冯强 日期:2021-10-18 点击:295

2021年10月16—17日,第24届全国史学理论研讨会在桂林召开。新时代需要新史学,为探索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全国百余名历史学者共聚一堂,碰撞智慧火花,共享思想盛宴。


会议现场


此次会议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理论研究所、《史学理论研究》编辑部主办,广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承办。广西师范大学副校长苏桂发、《史学理论研究》常务副主编吴英分别在开幕式上致辞,开幕式由广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负责人主持。苏桂发指出,史学理论是以历史学自身的理论问题为研究对象,对总结完善和指导研究历史的工作理论和方法有重要的助推作用。


主题发言中,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历史研究院于沛研究员指出要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历史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告别对西方学术的“模仿”和“跟跑”;历史学要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


于沛研究员发言


吴英研究员提出,三大体系建设是当前历史学面临的最重大课题,能否成功完成的关键在于史学理论学科体系和话语体系的建设。有什么样的理论就会有什么样的史学,需要在唯物史观新的解释体系的构建、处理好史学理论与史学史和历史理论与史学理论两对关系等方面着力。这一长期而艰巨的工作,需要整个史学界的关注和支持,更需要史学理论工作者的努力和付出。


吴英研究员发言


复旦大学历史学系吴晓群教授、华东师范大学孙竞昊教授、宁波大学钱茂伟教授、广西师范大学黄兴球教授在大会开幕式主题发言上陈述了各自的研究体会,为历史学的三大体系建设献策献计。


主题发言后,大会以分论坛形式进行研讨。研讨会涵盖内容丰富,以“百年以来的史学理论与史学史研究”为主题,与会学者主要围绕中国马克思主义史、中国古代史、中国近现代史和世界史四个议题开展讨论,与会学者在分组讨论中简要阐述各自的参会论文,重点谈论文章的核心观点与学术意义,每篇论文都设有专门的评议人,参会学者本着相互尊重和平等讨论的精神认真评议,互动频繁、气氛热烈,为探索历史学三大体系共谱新篇章,共倡新征程。


闭幕式主题发言由中国社会科学研究院历史理论研究所副所长左玉河主持。王旭东、张旭鹏、赵庆云、徐毅和陈安民五位专家在闭幕式上进行了主题发言;黄令坦、廉敏、李长银和周厚琴四人代表各小组在大会上做了汇报。最后,左玉河对于本次会议进行了总结,并提出要唯物史观来指导历史研究,创建新时代唯物史观新的解释体系,倡议学者们要主动担当这个任务。


参会学者合影


本次研讨会,是广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在本学期承办的全国性学术会议之一。学院众多师生积极参与会议,中国史世界史老师在会议主持、点评和发言中,与学界同仁展开学术交流。研讨会的召开举办,为我院师生提供了高水平的学术盛宴,对进一步加强我院历史学学科建设起到了十分重要的推动作用。




分享
0

广西师范大学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未注明其他出处的作品,版权均属于广西师范大学新闻中心,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广西师范大学新闻网”。 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其他来源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对其负责。

③ 有关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与本网联系。

※ 联系方式:广西师范大学新闻中心 Email:xinwen@gxn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