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视点

正文字体:

【三尺讲台展风采 教学竞赛求卓越】蒋邦平: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



来源:教师教学发展中心 作者: 日期:2021-10-19 点击:312

【编者按】教师是从事本科教学的主力军,教师队伍建设水平关系着高校本科教学的质量,关系着高等教育的未来,关系着人才培养的未来,建设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充满活力的高素质创新型教师队伍,是提高高等教育水平的关键,是贯彻落实以本为本、推进四个回归的重要保障。近年来,各类教师教学竞赛活动,已经成为激励高校教师潜心教学、精心育人的重要平台和载体,在这个平台上,我校涌现出一批优秀的优秀教师代表。学校特推出各类教师教学竞赛获奖教师风采展,敬请关注。

 

 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


——记第六届广西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理科组一等奖获得者化学与药学学院教师 蒋邦平

 

教学感言:教育是伟大而艰巨的,关系着国家和民族的发展和未来。教育又是平凡而细小的,生活的点滴和思考的瞬间,都是教育的体现。身为教师应当充分运用自身的学识和经验,逐步培养学生学习的能力,教诲学生为人处世的态度与方法。

 

蒋邦平,男,广西灌阳人,广西师范大学化学与药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讲课程有《有机化学》《有机化学实验》《超分子化学》等。曾获全区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理科组一等奖,广西师范大学“十佳青年”、“诚华青年教师”奖、“教学新秀”及“优秀研究生指导教师”称号等。研究方向为新型多功能自组装光治疗材料、自组装传感界面材料的构建开发及其生物应用基础研究。以通讯作者或第一作者在ACS Nano、Small、Carbon等SCI一区或二区期刊发表论文20多篇;先后获得广西自然科学技术奖二等奖(第二完成人)、广西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基金、广西青年科技奖等各1项。



一、“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温润的教学方式


自2013年进入广西师范大学任教以来,蒋邦平老师一直担任《有机化学》《有机化学实验》和《超分子化学》课程的主讲教师。在教学中他善于进行启发引导,坚持因材施教,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特长。如果用两个词形容蒋邦平老师的教学风格,那便是“启发”和“自主”。在教学理念方面,蒋邦平老师确立学生为主体地位,树立一切为了学生发展的思想。他始终关注着学生的进步和发展,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活动,充分表现自己的才能,发展自己的个性,真正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人。其次在教学效益方面,他更注重对阶段内学生的学习成果与学习过程综合考虑的结果,使学生最终能够把学到的知识应用于新的情境、解决实际问题。


“有机化学是枯燥难懂的。”蒋邦平老师在《有机化学》这一门基础课程的教学上有自己的理解。他说道:“上课首先要具有趣味性,将难以理解的有机化学知识变得简单易懂,同学们才会乐于学习和探索。”2019级的齐红丽同学回忆,蒋老师特别擅长使用比喻,将难懂的知识点转化得通俗易懂。她说道:“蒋老师在讲解非谢尔构型时,会转化为利用我们的左右手解决问题;在讲解RS构型时,会转化为近氢远氢问题,教给我们比书本简单的解题方法。如此一来,无论是复杂有机化合物的锯架式、结构式,还是费歇尔构型式,都可以轻而易举的判断它们RS构型。”2018级的黄日梅同学深刻地记得蒋老师经常鼓励同学们上台解题,充分调动同学们的学习活力和热情,使同学们真正参与课堂教学。正因蒋老师过硬的教学实力和个人魅力,齐红丽同学在聆听蒋老师讲授的《有机化学》课程后,毫不犹豫地加入课题组,开启自己的科研路程。此外,蒋老师认为教学不仅是教课更是教人。为了同学们更长远的发展,他课下安排章节测试,帮助同学们扎实化学基础,巩固课堂上学习的内容;充分利用课间休息时间,普及考研知识,鼓励学生们积极考研,让学生既走好脚下的每一步,又不失对未来的憧憬与规划。


蒋邦平老师并不像传统老师一般给学生设定学习步骤或学业阶段。他对学生学习的帮助往往从学生心理出发,鼓励和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在研究生的《超分子化学》课堂中,蒋邦平老师通常是让学生课下自行查阅资料学习超分子化学的内容,并在课堂上进行学习分享,他则是通过循循善诱,引导学生学会扩展思维,深入思考。而蒋邦平老师之所以能采取如此不同寻常的教学方式,正是因为他拥有扎实的专业基础和超强的思考能力,能完美地应对启发学生思维之后面对的各种问题。经师易求,人师难得,在与蒋老师的学习交流中,他更多的是锻炼学生学习能力,引导学生自我思考和学习。正所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蒋邦平老师在课上课后教会学生的技能,会使他们受用一生。


理论课上,有趣又博学的蒋邦平老师深受同学们的喜爱,他的话语使人茅塞顿开,如沐春风;实验课中,细心周到、认真严谨的蒋老师为学生树立了楷模,他将学生们的安全放在首位,强调每一个实验室规范操作的细节,确保学生的实验安全。研究生眼中的蒋邦平老师和蔼可亲,平易近人,在指导学生进行科研时,他更加注重的是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在生活中,蒋邦平老师更像好友般无微不至地照顾着同学们。夏日里,他为学生买来冰西瓜解暑,这犹如一股清流让学生们内心充满了甘甜,也让人不禁感叹:人生中最难寻得的就是良师益友。


二、“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不懈的科研追求


坚持和努力是他能勇攀科研高峰的关键因素。身为科研工作者,蒋邦平老师一直关注学术动向。2013年加入广西师范大学化学与药学学院工作以来,蒋邦平老师科研与教学两手抓,均作为工作重点。蒋老师将创新作为科研最重要的要素,时常告诫学生们“脑子要动,想法要新”。同时以身作则告诉学生们科研需要的是脚踏实地的努力,正如他所说的“要动起来做实验”。亦如他所坚持的:每天阅读文献,跟踪相关领域的学术发展;利用碎片时间思考课题,他经常在吃饭走路等时间间隙中产生新的思路和想法。坚持不懈的努力使得蒋邦平老师这些年产出了许多创新性强的科研成果,现已在ACS Nano, Small, Carbon, ACS Appl. Mater. Interfaces, ACS Macro Lett, Chem. Eur. J., J. Org. Chem等美国化学会、Wiley及英国皇家化学会等出版社杂志上发表论文二十多篇;以第一发明人获授权专利8个;主持结题国家级科研项目2项,省级项目3项。


蒋邦平老师对科研有着自己的理解,十分重视学生的科研素养的培养。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蒋老师认为基础和创新一样重要。对新加入课题组大家庭的同学们,他总要求大家认真看文献,扎实专业基础。蒋老师也用自身经历告诉学生,科研是终身努力与学习的事业。工作后的第三年,蒋邦平老师前往中科院理化技术研究所,继续进行更加深入的学习。成功的结果各有不同,通往成功的每一条路上都刻着努力与坚持。蒋老师用言行告诉我们无论是开展科研工作抑或是教书育人都需要努力和坚持。


三、“谆谆如父语,殷殷似友亲”——亲切的人文关怀


蒋老师常常叮嘱学生:“做人是人一生的课题,学会做人比学会做实验更重要。”从他的话语中,我们能体会到蒋老师对学生们如父般的关切。他认为,人的一生都活在社会中,必须懂得与人相处。身为学生,对师长要尊敬,对同学要礼貌。蒋邦平老师殷切地希望学生们能逐渐学会平衡人际关系,在步入社会时如鱼得水,不至于局促不安。


路漫漫其修远兮,蒋老师想教会和告诫学生的太多。不敢说蒋邦平老师完全是“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的无私奉献,但足够有“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孜孜不倦、默默耕耘的教师精神。


蒋邦平老师获第六届广西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一等奖




分享
0

广西师范大学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未注明其他出处的作品,版权均属于广西师范大学新闻中心,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广西师范大学新闻网”。 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其他来源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对其负责。

③ 有关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与本网联系。

※ 联系方式:广西师范大学新闻中心 Email:xinwen@gxn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