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视点  师大人物

正文字体:

【三尺讲台展风采 教学竞赛求卓越】罗晓俊:教育是一场共同的成长



来源:教师教学发展中心 作者: 日期:2021-09-28 点击:722

教育是一场共同的成长

---记全国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三等奖、广西赛区一等奖获得者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教师 罗晓俊



教学感言:教育与教学改革是一场共同的成长,我们每个人的力量很小,但结伴的力量很大。教师应该把自己打造成一个具有粘性的教学IP,他应当利用自身的经验和能量整合来自同事、学校以及社会上的有效信息与资源,推送到学生面前,让学生领略到专业的实用性与无限可能性。

 

罗晓俊,女,广西柳州人,南京大学行政管理博士,广西师范大学行政管理专业讲师,教研室主任。主讲课程为《组织行为学》、《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公共组织理论》等。主讲课程“组织行为学”入选自治区级首批一流本科线下课程。获全国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三等奖、广西赛区一等奖,广西师范大学青年教师讲课比赛二等奖,广西师范大学“学生最喜爱的教师”、“十佳青年”。从教四年来对教学改革与创新保持着高度的热情,围绕学生的自我发现与成长等问题,提出了POT教学理念。研究方向为公共组织理论、公共伦理学,在《政治学研究》、《公共管理学报》等CSSCI核心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7篇,多次被人大复印资料转载。

  

我们走近行政管理专业的教研室,听闻里面传来一阵阵欢声笑语,罗老师正在和学生聊天,看到我们,跟学生约了下次见。学生跟我们点头道别,还提醒她:俊哥,别忘了晚上的读书会!


俊哥,这是个有意思的称呼。


“那是他们叫着玩的,我的名字很中性化,他们没见到我之前以为我是男老师。”


亲和爽朗,没有架子,这是我们对罗老师的第一印象。


“我挺喜欢他们这么叫的,说明没什么隔阂。我希望学生对我是信任和乐意分享的,这样我们才能一起成长。”和学生共同成长,这是罗老师一直秉持的教育理念,从教四年以来,都没改变过。


一、听懂学生声音,是教学设计的起点


四年前,罗老师来到广西师范大学,成为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的一名讲师,兼任2017级行政管理本科生的班主任。在授课之余,她还带领同学们建立读书小组,开展读书会。“你会发现他们有很多想法,有些平时不太爱说话的同学,他们其实想得很深。”她坚持以鼓励为主的教育,去发现同学身上的闪光点,并不遗余力地鼓励他们自我表达。


在读书会上,他们分享很多话题:技术革命与伦理、社会信任与排斥、当代大学生的内卷……


“他们对社会有很多看法,但是对自己的未来却很迷茫。”这是公共管理专业的一个通病。公共管理,学生们口中的“万金油”专业,学完之后不知道可以干什么。基于此,她展开了一项为期三年的教学改革项目——基于专业认同的新生入学引导实践。在调研基础上,联合辅导员重新拟定了新生入学引导计划,在专业导读课上设置“学科的历史与源流、就业与考研指导、培养方案解读与选课指导、课题申报指导、竞赛与考证指导、科研能力提升”等专题,并且改变了教师主讲的授课形式,师生座谈、视频拍摄、实践观摩、还利用智慧教室连线优秀毕业生分享工作体会,为学生们描绘对未来的初步蓝图。


除了展现未来的蓝图,还要赋予实现蓝图的能力。“我觉得孩子们对专业认同度不高,原因在于他们不知道专业知识能做什么。教师有时候只是讲授了课本知识,却没有帮助学生建立让知识落地的实践思维。”


二、以问题为核心,以产品为导向进行教学迭代


“我每年都会把学生的评教意见分类整理、打印出来,最初的两年他们提得最多的就是‘有用性’”“有用性”是她在谈话中反复提及的词,这也是她提出POT教学理念的起点。POT是一种“以实践为导向的团队合作型教学模式”,强调要将课本上的知识转化为生活中的知识。


为了做到这一点,罗老师尝试以问题为线索重构课程体系,她主讲的课程《组织行为学》是以问题为线索进行专题划分的,即每一个专题都是围绕一两个问题组织教学内容,比如谈“人格”,核心问题是:你认为有没有“天生的犯罪者”?谈“沟通”,核心问题:忠言如何不逆耳?“过去我们以知识点为单位授课,看上去很清楚,但学生不知道它们有什么用。我现在的思路是把知识点都揉碎,融入到一个个他们关心的问题中进行解释。”


除此之外,她还强调以产品为导向改革考核方式,鼓励学生走出教室,走向社会实践,接触真的问题,并尝试着手解决。她指导学生设计的奖学金评定方案得到学院采纳,撰写的新闻稿在政府网站发表,策划的行动研究实验帮助到一个个自闭的同龄人。学生们给她留言:原来我们可以做的事情这么多,我开始喜欢公共管理这个专业。


“我希望他们不是为了分数在完成一份‘作业’,而是为了帮助他人,影响社会去完成一份‘产品’,他们未来可能会成为教育者、研究者和地方治理的担纲者,我想提供一个机会让他们提前演练。”


三、与良友为伴,推动教学改革的扩散


在课堂之上,罗老师是课程改革的践行者,在课堂之外,她亦是教学改革的推动者。自她担任行政管理教研室主任,就开始思索着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我们开设的课程应当有前瞻性,不仅立足于当下,还应该瞄准四年后的今天。时代在进步,国家在发展,对学生提出了更高要求,培养方案也应当是常新的。”她在学院教学工作推进会上多次表达类似的想法,也在私人聚会中与同事们交流,得到了很多人的认可。最终,学院启动了培养方案的全面修订工作,历时三个多月,经历三轮论证、听取五方意见,将“以未来为导向的培养方案设计理念”在全院落实。


不仅在学院内部,她同样关注着学校的教学改革,她多次以教师代表等身份就考核方式自由化、成绩评定灵活化等议题向学校建言,并得到了学校的重视。2021年,学校在本科培养方案的课程模版中,首次增加了成绩比例一栏,将决定平时成绩比重的权利交到了一线教师手中。她很振奋地说:“我很高兴,我们的声音能够被学校接纳,我们的努力可以引发蝴蝶效应。”


四、以赛会友,教学改革之路永无止境


2021年3月到7月,罗老师所带领的教学团队参加了全国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这对于她而言,是一次漫长的试炼。“准备材料的时间里,每天三四点睡对我而言是家常便饭,很累,但是也很亢奋。每天和学生、朋友讨论课例,有时候因为一个有趣的设计能聊上通宵。”最终,罗老师的教学团队经过“校赛-省赛-国赛”三轮筛选,于全国1071所普通本科高校的50386名教师中脱颖而出,获得了自治区一等奖,全国三等奖的成绩。以赛促教、以赛会友,她通过比赛认识了很多致力于教学改革的朋友,建立了讨论群,并持续分享着最前沿的教学理念与方法。她还申报了西浦ILEAD“创新者说”的城市召集人,尝试联络桂林地区热爱教学的同频教师,就教学实践进行同行交流、相互启发与共同进步。


“我一直觉得,教育与教学改革是一场共同的成长,我们每个人的力量很小,但结伴的力量很大。教师应该把自己打造成一个具有粘性的教学IP,他应当利用自身的经验和能量整合来自同事、学校以及社会上的有效信息与资源,推送到学生面前,让学生领略到专业的实用性与可能性。这个过程也是教师的自我修炼,或许很艰苦,但只要敢想敢坚持,就会发现,在我与一个更好的我之间,是可以无限想象的。”


罗晓俊老师的课堂


罗晓俊老师




分享
0

广西师范大学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未注明其他出处的作品,版权均属于广西师范大学新闻中心,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广西师范大学新闻网”。 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其他来源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对其负责。

③ 有关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与本网联系。

※ 联系方式:广西师范大学新闻中心 Email:xinwen@gxn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