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视点

正文字体:

【榜样的力量】刘金玲:坚守职业初心,美育筑梦青年学子



来源:新闻网 作者: 日期:2021-09-17 点击:783

坚守职业初心,美育筑梦青年学子

——记美术学院专职辅导员刘金玲

 

“以学生为本”是她十三载育人之路坚守的初心和使命,“桃李满天下”是她十三载无悔青春浇灌出的累累硕果。作为基层辅导员,她时刻把学生放在首位,学生就是她的“人民”,她用实际行动,守住学生的思,守住学生的行,守住学生的心,美育筑梦青年学子,她就是广西师范大学美术学院专职辅导员刘金玲。

我校美术学院专职辅导员刘金玲


刘金玲,现任广西师范大学美术学院专职辅导员。十三载坚守一线岗位,全程全方位做好四届7个专业32个教学班1018名学生的思想引领和服务管理工作。主要研究领域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2019年国家公派出国留学——澳大利亚国立大学访问学者,“广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杰出人才支持计划”第一批支持对象。主持完成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青年项目1项,区级思政课题1项,市厅级校级等各类课题8项,作为主要参与者完成教育部课题1项。指导学生团队获得第四届中国“互联网+”区赛铜奖、第五届全区大学生网络文化节区级二等奖、2018“创青春”区赛铜奖、2018年广西大学生职业生涯大赛区级二等奖等,固化高水平育人成果40余项。荣获“全国教育系统先进工作者”“自治区优秀教育工作者”“2018年广西高校辅导员年度人物”“自治区党委教育工委优秀党务工作者”“2019年广西师范大学年度致敬人物”等称号,主持“美思艺想”辅导员工作室。


坚定信念,几个“四年”呵护青年成长

 

第一个四年,一腔热血谱写师生情缘。


刘金玲老师是大家眼中的“事务型”辅导员,她认为:“学生在哪儿,我就应该在哪儿,要和学生在一个频道上对话和交流,做好每一名学生的服务管理工作。”


2008年7月,刘金玲老师就是以这样的热忱和信念,开始了自己的辅导员生涯。她进课堂、下宿舍,抓学风、搞团建,评奖助贷、做心理辅导,关注学生思想动向、摸清学生就业意愿……一切事情都亲力亲为,四年间,青春洋溢的身影奔走跳跃在古朴的王城校区的每一个角落。


她始终坚信“没有不能交流的学生”,就看你用什么姿态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大一新生的奖助贷评定工作最为困难,当时美术学专业有学生反映奖助学评定不公平,她便先后召开三次集体班会,四次深入宿舍了解情况,一一做好解释沟通工作,最终那个有异议的学生手绘了一副漫画“钱不等于一切,我们的心在一起才最重要”来表达对刘老师工作的认可,就这样,刘老师身体力行,成功化解“助学金危机”。大二下学期,有三名学生因食用“过期三明治”集体食物中毒,在医院住院治疗一周,她用自己“蹩脚”的厨艺坚持每天熬好稀饭和鸡汤送去给学生,“老师,今天的鸡汤好像没放盐,不过我依然觉得是最甜的。”用真心换真心,是刘老师始终坚持的事情。


除了用真心关爱学生,她还注重培养学生干部的组织能力和表达能力,注重增强班集体的活力和凝聚力,坚持每个学期对所带七个专业九个教学班进行“电子杂志”总结展评。在担任学院分团委书记期间,她创建“独秀美绘”——美术学院校园文化艺术节品牌,至今“妙笔书天下”“仁心讲美课”还是深得学生喜爱的第二课堂活动。


四年的时光不长不短,她用自己无私的爱于小事处呵护每一个学生的成长;四年的情感不深不浅,每每和毕业生的短暂小聚之后,美术学院2008级的学生群都会出现这样的留言,“我今天回母校见着刘老师了,那还是那个青春靓丽的金玲姐,有空就去找她玩儿。”

 

第二个四年,执着付出终有回报。


2012年10月,她在顺利地把自己的第一届毕业生送入社会的同时,欣喜地迎来了自己的“小生命”。出于内心那份责任感,她在住院待产期间,还坚持亲自整理核对2012届本科生就业工作数据,上产床之前的那一刻,还在电话上报就业率,她坚信“学生和肚子里的小生命,两边都是我的孩子。”可是上天却在生活上和她开了一个善意的玩笑,小宝宝因出生呛羊水导致运动中枢受损,她的孩子可能会面临瘫痪的危险,这让一向坚强乐观、热爱生活的刘老师脸上再无灿烂的笑容,也使她的工作发展陷入了瓶颈期。她用一年多的时间奔走求医,坚持400多天每天驱车往返60公里带小宝宝做运动物理治疗,终于上天被她的执着所打动,小宝贝顺利康复了,她也得以重新返回自己喜爱的工作岗位。这段“为母则刚”的生活经历,使她变得更加坚韧和执着,同时对自己的工作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守护生命是需要用尽一生大爱的。


2012级学生是刘金玲老师从大二上学期才接手的,三年的朝夕相处,一千有余个日子的深情陪伴,她关注更多的是,这群亲如己出的孩子们能否顺利走出大学校门,能否如愿就业,能否成功适应社会。这些思考促使她在学生大四伊始,就从实际情况出发,对所带151名同学进行“一对一”精准就业帮扶谈话,了解学生的学业情况、就业意愿、急需解决的问题等等,并一一记录在案,有据可查。三个月内完成200余人次的约谈,在深入了解每一个学生就业意向基础上,进行一对一私人订制工作岗位推荐。辛勤付出换来的是,千里之外的一个报喜电话,“刘老师,我去您推荐的那家学校面试,成功了,谢谢您!”


令人开心的是,2016届毕业班一对一就业帮扶工作手册,被学校档案馆作为校史记录收藏,工作经验在全校范围内交流、示范、推广,良好的工作业绩源于她对每一个学生的如母亲般地深沉的爱,源于她对职业初心和职业理想的坚守。

 

第三个四年,大爱之心创建育人品牌。


如果说前几个“四年”是刘老师“事务型”、“实践型”辅导员品质的生动诠释,那么第三个四年就是刘老师“专业化”的真实写照。十年有余的基层工作历练,让她从青春懵懂到成熟干练,从无措迷茫到有条不紊。面对学生,她始终坚持孜孜不倦的灌溉、全心全意的付出;关于个人,她一直以“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四有”好老师标准要求自己,树理念、创方法、建品牌,在气势恢宏的雁山校区稳扎稳打,朝着“专业化”目标进发。


2016年秋天,她迎来第三届大一新生,工作中她继续践行“一对一黏住学生工作法”。216名新生刚一入校,她便利用“军训留影”“饭堂偶遇”“宿舍留声”等形式开展一对一成长谈话,200多个小时的真诚交流,6万多字的工作记录,体现的是刘金玲老师未雨绸缪,守住学生管理安全维稳底线的责任感。通过谈话,她在第一时间内关注到心理严重抑郁、有自杀倾向的学生小慧(化名),并且在学校新生心理问题筛查之前,就主动进行心理危机干预,而后坚持四年间动态跟踪和帮助开导。学生现在已经顺利毕业,用自己的绘画优势创办了墙绘工作室,重新点燃生活的希望,开启了美好人生。刘老师通过谈心谈话,掌握学生的不同特点和性格特征,因人而异、因材施教地予以帮扶指导,在交流中增强学生对辅导员的信任感和依赖感,把育人工作落到实处,用真心走进学生,用真情感动学生,用真意感染学生。在辅导员测评学生评议环节中,2020届毕业生99.78%的好评率,是她用心、用情、用意对待学生的真诚回馈。


刘金玲老师与20级新生于开学典礼合影


十三年来,刘老师注重把握新生入学疏导期和毕业生就业帮扶期等重要时间节点,实现精准育人。她关注每一个学生,做到“一对一”精准管理和服务,用自己的善良与真诚,用一颗大爱之心,实现学生心理安全维稳工作“十三年零事故”,用实际行动践行辅导员“情系学生成长,做好良师益友”的神圣誓言。

 

不懈探索,大美之形筑梦艺术学子

 

从2008年留校工作至今,十三年的基层工作经历,让刘金玲老师深刻感受到,辅导员不仅仅是一份工作,而是时代和国家所赋予的神圣职责和光荣使命——“青年学生的引路人”“立德树人的践行者”“三全育人的落实者”。这种责任感和使命感促使她在实践中始终坚持问题导向,关注思政工作痛点和难点,不断探索新模式和新路径,在平凡普通的辅导员“小岗位”干好美育育人的“大事业”。


十三年来,她所带的学生都是艺术生,这些孩子们思维跳跃、个性强,尤其是95后一代,在多元化媒体环境下长大,学生接收信息渠道广、样式多,整体呈现出认知体系直观化、评价体系无中心化,话语体系碎片化等特点,这就给一线辅导员如何引导青年学生“扣好人生的第一颗扣子”,培养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提出了更大的挑战。但是,机遇和挑战总是并存的,丰富而细致的工作实践使刘老师捕捉到,术科学生愿意沟通、情商高,具备创新意识、动手能力强,接受新鲜事物快等讯息,这促使她萌发了“以文化人、以美育人”思政工作新思路,并且实践中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2015年,她着手组建美育思政团队,2019年首批校级辅导员工作室,“美思艺想”工作室正式挂牌。六年来,刘老师依托中国“互联网+”大赛、“创新杯”比赛、“大创训练计划”“易班孵化项目”等平台,在专业教师共同指导下,引导学生作为主体,以艺术体验的形式,创作出具有文化底蕴和思想内涵的二维、三维、动态可视的系列文化衍生品共计40余项。其中“小雨滴”公益团队荣获第四届中国“互联网+”区赛铜奖、2018“创青春”区赛铜奖,《图说社会主义价值观》原创漫画作品荣获第五届全区大学生网络文化节二等奖。2019年6月,“美思艺想”工作室成功举办“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大型主题成果展”。这些硕果累累的成就体现了刘金玲老师积极探索,立足于“专业化”领域深耕细作,在十余年的育人实践中,她以“大美之形”的专业涵养吸引学生,以学术素养“潜移默化”影响学生,创建“以美育人”思政工作品牌,使思政工作润物于无声处,打通“三全育人”最后一公里。

 

刘金玲老师在广西师范大学2019年点赞师大·年度致敬中获得表彰


不改初心,明确目标开启新的征程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会议上强调,“传道者自己首先要明道、信道。高校教师要坚持教育者先受教育,努力成为先进思想文化的传播者、党执政的坚定支持者,更好担起学生健康成长指导者和引路人的责任。”同时,也提出“有扎实学识”是“四有”好老师的标准之一。刘金玲老师主持并且完成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青年项目,课题《中国古典诗性思维方式的现代意义》挖掘传统文化基因的现代意义,她用自己深厚的理论学识和创新精神,坚持文化自信,注重将其理论成果和辅导员实际工作相结合,探索“以文化人、以美育人”思政工作新路径。


刘老师没有忘记自己的职业初心,不仅自己主持、参与多项科研课题,更以理论研究成果转化为契机,依托“美思艺想”工作室,以美扬德,筹建一支聚焦“美育思政”的辅导员团队,积极推进辅导员在完成职业化基础上向专业化、专家化道路发展。她先后受邀在广西艺术学院2020年辅导员能力提升培训班、2020年广西高校新入职辅导员培训班、2020年河池学院学工队伍能力提升专题培训班做专题讲座;受邀参与录制“百名思政工作者眼中的党史人物”——建党百年特别节目《榜样,你好》第九十一讲,讲述全国优秀共产党、时代楷模黄文秀的感人故事;组织策划“三省四校党支部联动 云端打卡红色基地”活动,沉浸式云端党课,创新党史学习教育形式,得到学习强国、光明日报等多家主流媒体关注报道;搭建校际交流平台,与苏州大学敬文书院“家文化”工作室就“新时代辅导员工作室三全育人实现路径”问题举办专题研讨会……担当起了立德树人、铸魂育人的时代使命。


刘金玲老师不忘职业初心,扎根基层,在育人实践中探索新时代思政工作新路径——美育筑梦青年学子;她坚定育人信念,以大爱之心育莘莘学子,把新生入学疏导期和毕业生就业帮扶期作为重要工作节点,全过程全方位服务学生成长成才;她关注思政工作痛点,以大美之形领青年思想,主持“美思艺想”工作室,以文化人、以美育人,培养新时代德艺双馨艺术学子;她具备创新精神,以大家之风化团队力量,主持完成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青年项目等各级科研课题,指导学生团队固化高水平育人成果,明确新时代辅导员专业化、专家化发展新目标。


刘老师在工作实践中,坚守职业初心,以大家之风化团队力量,明确“美育思政”新目标,开启了“美育思政”新征程,点亮了学生们求知成长的路,也点亮了自己心中前行的灯塔。





分享
0

广西师范大学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未注明其他出处的作品,版权均属于广西师范大学新闻中心,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广西师范大学新闻网”。 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其他来源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对其负责。

③ 有关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与本网联系。

※ 联系方式:广西师范大学新闻中心 Email:xinwen@gxn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