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资讯

正文字体:

【学习强国】我校红色校史寻访社会实践活动再登学习强国



来源:新闻网 作者: 日期:2021-08-13 点击:1645

近日,学习强国平台以《广西师范大学:重走西迁路,再启新征程》为题,关注报道我校“重走西迁路,再启新征程”——红色校史寻访社会实践活动。从柳州三江到贵州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福泉市,再回到桂林市,踏寻历史脚印,重温光辉足迹。

 

现将报道分享如下:


广西师范大学:重走西迁路,再启新征程

 

1944年日本侵略军逼近广西桂林市。为救亡图存,国立桂林师范学院(广西师范大学前身)的爱国师生从桂林市出发开始西迁,并在战火中坚持教学,坚持科研,传播“火种”,谱写了文化抗战、教育抗战的壮歌。

 

在全国上下深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之际,为深入挖掘红色校史,重走抗战时学校的西迁之路,追忆学校师生的光辉事迹,7月23日,广西师范大学开展“重走西迁路,再启新征程”——红色校史寻访社会实践活动。

 

寻访第一站:广西柳州市三江侗族自治县丹洲镇

 

1944年6月,随着日本侵略军的逼近,桂林市大疏散,国立桂林师范学院踏上了辗转迁校之路,1944年10月4日,国立桂林师范学院师生大部分迁至三江侗族自治县丹洲镇,校址借用原来省立柳庆师范学校的旧址开学复课。师生们在“与敌人赛跑”的迁校过程中,条件异常艰苦,却仍坚持学习,不停教不停学,谱写了学校办学历史上不同寻常的光辉篇章。

 

7月23日,师生们从育才校区出发,广西师范大学“重走西迁路”活动的第一站到达广西柳州市三江侗族自治县丹洲镇。

 

在位于三江侗族自治县丹洲镇上的丹洲书院,贺祖斌校长以《风雨西迁,弦歌不辍》为题为学生讲述了西迁红色校史,分别从抗战烽火被迫西迁、团结协助勇往直前、互敬互爱鼓励扶掖、不畏艰难弦歌不辍四个方面,重温师生们团结一致、勇往直前、百折不挠、勇于担当的“西迁精神”。他提到,当时颠沛流离的生活,磨炼了同学们刻苦耐劳、果敢敏锐的品格,培养了团结、民主、自治、互助的集体主义精神,将师院人心凝聚到一起,赋予了师院新的力量,这一路可谓风雨西迁,弦歌不辍。听完校长的讲述后,学生们进一步了解了学校的西迁历史,坚定永远“听党话、跟党走、报党恩”的信念和决心。

 

寻访第二站: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福泉市

 

侵华战争期间为躲避战乱,为继续为国育才,广西师范大学前身国立桂林师范学院前院长曾作忠带领师生一路西迁办学,1945年1月到1946年1月期间,西迁到了贵州省福泉市平越县,在当时的国立交通大学贵州分校旧址继续复课办学。

 

7月24日,广西师范大学“重走西迁路,再启新征程”活动的第二站到达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福泉市。

 

沿着广西师范大学前身国立桂林师范学院的西迁足迹,跟随77年前先辈们爱国奋斗的光辉旅程,贺祖斌校长带领师生们寻访福泉山上的国立桂林师范学院办学遗址,师生们一同回顾学校的历史底蕴和发展历程,倾听历史回响,体悟教育报国初心,传承艰苦创业精神。贺祖斌表示,平越县(今福泉市)是广西师范大学西迁之路上最重要的驻地,在平越县办学将近一年的时光里,老师们互敬互爱,以自身的乐观、豁达引领着艰难岁月中的师生们,在潜移默化中增强了同学们的集体主义精神,增强了同学们的进步思想。他勉励师生们从此次活动中汲取奋进力量,牢记初心使命,增强奋进的信心和决心,奋力谱写新发展阶段广西师范大学建设新篇章。

 

副校长林春逸给师生们讲述了广西师范大学西迁到平越县继续复课办学的故事。他指出,经过西迁之路的洗礼,广西师范大学师生更加爱国进步、更有责任担当、更具革命乐观主义精神。他表示,西迁之路翻山越岭,走走停停,摸索前进,在广西师范大学中共党员师生的带领下,师生们自发地宣传抗日、呼唤民主,凝聚革命力量。如今重走西迁路,站在福泉山上,更加深切地体会到,当年广西师范大学师生高举马克思主义思想火炬,在风雨如晦的中国苦苦探寻民族复兴的前途,那是多么的艰苦卓绝、勇于担当。

 

从广西到贵州,爱国师生们在战火中坚持教学,坚持科研,传播“火种”,谱写了文化抗战、教育抗战的壮歌。

 

寻访第三站:广西桂林市

 

1945年桂林市光复后,广西省政府把位于明代靖江王城内的省府遗址拨给国立桂林师范学院办学。曾作忠院长带领员工们清理废墟,修缮教室,条件艰苦,迅速建起了一座座茅草房,同时续招新生和保送生300余名。而后,曾作忠院长赴重庆向教育部申请经费,终于在1946年1月26日,将平越县的师生们全部迁回桂林市。

 

7月25日,广西师范大学“重走西迁路,再启新征程”活动的最后一站回到桂林市,全体人员来到学校王城校区,踏寻历史的脚印,重温这段光辉足迹。

 

在王城校区承运殿云阶前,校长贺祖斌同师生们深情讲述了广西师范大学前身国立桂林师范学院从贵州省平越县迁回桂林市的红色校史。贺祖斌指出,平越县的师生们迁回桂林市时,当时的校址就是王城。面对百废待兴的环境,师生们毫不气馁,积极参加建校劳动。正如丰子恺所说“桂林奇特的山,给广西人一种奇特的性格,勇往直前,百折不挠,而且短刀直入,率直痛快。”经过战火纷飞的西迁之路,再到百废待兴重建家园,师生们磨炼出勇往直前、百折不挠的品格。

 

“作为新时代新青年,作为广西师大的学子,我们应感谢如今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将‘尊师重道,敬业乐群’的校训牢记于心,将‘吃苦耐劳,积极乐观’的品质践行到位,为学校建设国内高校高水平大学贡献力量!”广西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本科生蒋梓文表示。

 

“作为师大学子,我会铭记学校西迁精神,将这一路所见所感转化为工作、学习实践的行动,用自己的所学所会投身地方,服务社会。”广西师范大学法学院研究生黄世德在现场分享了学习体会。




分享
0

广西师范大学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未注明其他出处的作品,版权均属于广西师范大学新闻中心,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广西师范大学新闻网”。 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其他来源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对其负责。

③ 有关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与本网联系。

※ 联系方式:广西师范大学新闻中心 Email:xinwen@gxn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