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7日傍晚时分,桂林市龙门大桥下两名男青年因戏水被困江中,命悬一线。危急时刻,我校法学院秦建荣老师挺身而出,果断跳入水中,奋力营救二人,最终挽回了两条年轻的生命。
“怎么能忍心不去救”
据秦老师回忆,当时突然听到六、七十米开外的江面上有人大声呼喊“救命!救命!”原以为两人只是在嬉戏打闹,但紧接着就听见呼救声愈发急促,他定睛一看,发现其中一人在水中拼命挣扎,脑袋在水中时隐时现,看似整个人快要沉入水中。
人命关天,在发现情况不妙之后,秦老师立即询问呼救者状况,经确认,两人已经没有力气上岸,急需救援。漓江水面宽阔,深水区水底情况复杂,每过一秒,对方的生命就多一分危险。眼看着对方就要沉进河里,秦老师来不及多想,便拿着救生浮球,以最快的速度游过去展开施救,把那名快要下沉的小伙拖回到岸边。“当我们上岸的时候,他虽然意识清醒,却整个人摊在地上了。”秦老师事后回忆道。
刚松下一口气,另外一名男青年的呼救声就传了过来。这一刻,哪怕是常年锻炼的秦老师也有点吃不消。他大声呼喊,想叫桥上和岸边的垂钓者和游人施以援手,或许有人回头了或许大家根本没注意险情。救援时间紧,救生工具缺,体力消耗大,一切都压在这个53岁即将步入老年的人身上。
出于安全考虑,秦老师选择再次拿起那个救生浮球,跳入水中将另一名小伙救回。“看着他挣扎的身影,怎么能忍心不去救呢?”他说,“幸运的是大家都平安无事,结局完美!”
能力越大,责任越大
回想这次惊心动魄的救援,秦老师仍然心有余悸。孤身一人,仅拽着一个被自己尘封多年救生浮球,就敢游向一切未知的漓江深水区,救下的两名成年男性。“当时真的没考虑太多”,他说。其实在两个来回施救过后,秦老师已经精疲力竭、站立不稳了,若不是当天碰巧带上了浮球,减少了大量的体力消耗,后果不堪设想。
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水中营救毫无疑问需要面对巨大风险,连救两人更是如此”秦老师欣慰道,“但结果证明,所有的冒险都是值得的。”同时,秦老师也提醒,要做到临危不乱、处变不惊,准确判断自身能力和事态发展,战胜内心恐惧,及时、果断地出手相助,这是不简单的,不要贸然救援。
据悉,这两名被救青年均为外地游客,因沉醉于漓江美景而跳入河中戏水,没想到遭遇意外,所幸救援及时,戏水两名男子意识清醒,未受伤。秦老师认为,炎炎夏日,大家不要盲目下河游泳,最好能随身携带救生装备,远离深水区,生命极其可贵,一切应以安全为重。
我校法学院相关负责人得知秦建荣老师勇救两名陷入危境的青年的事迹后,对其见义勇为行为表示高度赞赏,并进行了慰问。他认为,秦老师舍身救人行为表现了人民教师的精神风貌,以实际行动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践行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走进秦建荣:是救人英雄,也是知名教授
秦建荣,1968年10月30日出生,男,广西临桂人,汉族,中共党员,2002年6月硕士毕业于广西师范大学经济政法学院,并留校任教至今。现为法学院国际法教研室教师,副教授职称,硕士生导师,兼任广西法学会国际法分会秘书长。从事国际法教学、研究,为法学专业本科生、研究生讲授国际法、国际私法、国际经济法等课程,研究方向主要涉及WTO法、国际争端处理法等领域。曾获2020年度广西师范大学本科教学优秀奖,2021年被广西法学会评为优秀共产党员。
图为事发水域
师生纷纷为秦老师见义勇为事迹点赞
广西师范大学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未注明其他出处的作品,版权均属于广西师范大学新闻中心,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广西师范大学新闻网”。 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其他来源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对其负责。
③ 有关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与本网联系。
※ 联系方式:广西师范大学新闻中心 Email:xinwen@gxnu.edu.cn
点击排行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