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日益严峻的网络诈骗威胁,环境与资源学院紧紧围绕“反诈安全”工作主题,扎实推进党史学习教育“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构建全时空反诈矩阵,筑牢防骗防护网,全面立体化开展防诈骗工作,营造“全民反诈、人人参与”的浓厚氛围,切实提高同学们防范“免疫力”。
全方位反诈骗宣传有“深度”
采取线上学习教育宣传和线下集中学习两种形式,促使反诈骗宣传深入人心。一是利用官方微博、微信等方式深入宣传防诈骗知识,广泛报道学院开展防诈骗教育的工作动态、进展成效。二是引导各团支部通过开展主题班会、团日活动、宿舍会等活动,帮助学生掌握防诈骗的技巧,让防诈骗意识厚植于学生心中。
各团支部开展主题团日活动
动员安装国家反诈中心软件有“速度”
积极响应学校要求,深入各团支部开展动员,安装一个过关一个。围绕“国家反诈中心”APP的下载使用及功能、常见网络诈骗手法及防范、日常网络陷阱防范等方面开展一对一讲解,号召广大学生使用“国家反诈中心”APP,扩大防诈信息的传播范围,有效帮助学生树立全面防骗意识。经过各年级辅导员多次通知和排查,学院学生都了解并安装了国家反诈中心软件。
安装国家反诈中心APP
我为群众办实事服务有“力度”
学院党委负责人带领专职辅导员参观雁山校区学生四期公寓智慧警务中心。警务中心负责人对辅导员一行的到来表示欢迎。在负责人的讲解下,辅导员们观看了智慧新警务成效展、警务云大数据演示等,直观地了解智慧警务中心设备、服务范围等情况,并在各师生群、各团支部以及学生组织里转发、推送。做到熟悉突发事件处置流程、了解警务中心的服务功能,科学、全面地保障师生生命财产安全。
参观智慧警务中心
接下来,环境与资源学院团委将进一步扩大工作成果,积极组织开展反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活动,积极推进“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通过常态化多形式的工作,持续巩固校园反诈骗成果。
广西师范大学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未注明其他出处的作品,版权均属于广西师范大学新闻中心,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广西师范大学新闻网”。 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其他来源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对其负责。
③ 有关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与本网联系。
※ 联系方式:广西师范大学新闻中心 Email:xinwen@gxnu.edu.cn
点击排行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