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史学习教育】我校学生工作部(处)组织学生“同上‘四史’思政大课”之第四课学习“社会主义发展史”
来源:学生工作部(处) 作者: 日期:2021-05-26 点击:360
为响应和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深化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和“大思政课”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和《中共中央关于在全党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通知》的部署安排,我校学生工作部(处)于5月22日-5月24日组织全校同学一起共同观看线上课程“同上‘四史’思政大课”之第四课“社会主义发展史”。
本次课程分别由来自北京大学主义学院的顾海良、来自中国人民大学的马克思主义学院的马慎萧老师和来自北京航天航空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的付丽莎老师进行讲解。课程开始顾海良老师对六个社会主义的阶段进行了概括,分别为“空想社会主义阶段”、“科学社会主义阶段”、“列宁的社会主义阶段”、“苏东社会主义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探索阶段”、“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阶段”。付丽莎老师以《乌托邦》这本小说作为切入点,讲述16世纪由于批判当时的资本主义而诞生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和背景。马慎萧老师讲解在继承超越科学社会主义的基础上,马克思和恩格斯的科学社会主义对“为什么?”“靠什么?”“怎么办?”等问题进行解答。最后,顾海良老师结合前面的内容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进行了一个介绍和总结。
对于这一次社会主义发展史的讲解,许多同学在了解社会主义发展的同时也不禁提出了自己对中国发展的设想,在自己的心中对社会主义有了自己的理想与规划。生命科学学院谭嘉玥说:“这个课程梳理得很清楚,坚定了我们学习社会主义建设的决心,未来的中国一定能发展得越来越好的,我作为一名学生也想为中国发展出一份力,我也想成为社会主义接班人。”通过此次学习,同学们对社会主义的发展有了一个全面的认识和理解。今日的中国对社会主义的探索已走在了世界的前沿,继承着来自历史的发展经验,我们也在会探索中开辟出了一条属于自己的新路。
学习现场
广西师范大学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未注明其他出处的作品,版权均属于广西师范大学新闻中心,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广西师范大学新闻网”。 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其他来源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对其负责。
③ 有关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与本网联系。
※ 联系方式:广西师范大学新闻中心 Email:xinwen@gxnu.edu.cn
点击排行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