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湘江战役的英雄事迹中汲取精神伟力 ——环境与资源学院2019环境科学赴兴安县开展党史学习教育
来源:环境与资源学院 作者:文/韦云凤 杨宁 日期:2021-04-26 点击:119
为感悟国家情怀,加强党史学习教育,增强青年党员、团员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坚定革命信仰。4月24日,环境与资源学院2019级环境科学团支部在桂林市兴安县红军长征湘江战役纪念馆开展“从湘江战役的英雄事迹中汲取精神伟力”党建带团建党史学习教育。2019级环境辅导员、环境科学党支部部分党员以及2019级环境科学团支部全体成员共100余人参与本次活动。
红军长征湘江战役纪念馆位于桂林市兴安县,是为纪念红军长征突破第四道封锁线而建的纪念馆。同学们看着墙上的雕像,仿佛看到了红军战士当年英勇善战的场面;动画《血战湘江》描绘了战争的惨烈。两岸的黄土被染成红土,清澈的水被染成了鲜红色,红军从长征出发时的8.6万人锐减至3万人。至今当地还流传着“三年不饮湘江水,十年不食湘江鱼”的说法。
在党支部的带领下,同学们分成四个小组,按要求在活动地点进行打卡,并学习和了解打卡点背后的精神内涵。湘江战役是中央红军长征突围以来最壮烈、最关键的一仗,涌现出了许多英雄人物。四名团员代表现场讲述了他们的故事:践行“为苏维埃新中国流尽最后一滴血”誓言,绞肠自尽的陈树湘;不畏牺牲,负伤坚守阵地的黄冕昌;“铸就热血军魂,谱写鱼水情深”十年如一日坚守陵园的赵良英老奶奶以及为红军引路人刘发祥老人。他们的身份或许不同,但传递出的坚忍不拔、自强不息、勇往直前的精神是一致的。同学们纷纷表示要将坚忍不拔、自强不息、勇往直前的长征精神融入到自己的学习、生活和工作之中,作一个有责任、有担当的新青年!
组织策划本次党史学习教育的邓同学说道:“在这一百年里,我们共同感受中国力量、见证中国速度。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作为新时代新青年,我们要永远保持中国共产党人的顽强奋斗精神,永远保持对人民的赤子之心。在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新长征中继续前进!”
据悉,本次红色打卡活动是环境与资源学院党史学习教育实施方案的内容之一,学院将继续开展“七个一百”行动,推动党史学习教育落实落细。
广西师范大学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未注明其他出处的作品,版权均属于广西师范大学新闻中心,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广西师范大学新闻网”。 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其他来源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对其负责。
③ 有关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与本网联系。
※ 联系方式:广西师范大学新闻中心 Email:xinwen@gxnu.edu.cn
点击排行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