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资讯  校园快讯

正文字体:

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道德讲堂之中国近代疫情的重新审视



来源: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 作者:叶琳 日期:2020-06-26 点击:93

自古以来,各种疫病对人类的生产生活都有或大或小的破坏力,而新冠病毒猖獗的今天,以史为鉴不失为一种好办法。为提高学生对疫情的防控意识,增加对疫情的历史性理解,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于624日下午1530在演艺厅开展了道德讲堂之中国近代疫情的重新审视讲座,由唐凌教授主讲。线上线下共计四百余人参加本次讲座。

本次讲座中,唐凌教授从清末鼠疫谈起,提及东北及云南两地的疫情情况与防控措施,与现今的疫情进行关联得出了几点结论。他指出,当时清政府在疫情爆发后的不作为是导致疫情进一步扩散的主要原因之一,而反观今日,国家实力雄厚,并在疫情爆发时做到了及时防控,团结了社会各界的力量,举一国之力将局势稳定了下来。虽然清政府不作为,但却涌现了一批英雄人物,其中就有华人世界第一位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候选人伍连德。为防止疫情的扩散,伍连德创新性的采用了隔离、尸体火化等手段,有效控制住了疫情。战争与疾病往往是伴生物,从国家利益最大化层面上来说,避免战争,用和平方式解决国家间的矛盾才是最理智最合理的。将伍连德对东北疫情的防控与如今的疫情做对比不难发现,无论从时间还是防控措施上来看,两者都具有相似性,且两者的爆发因由都与人和自然之间的矛盾脱不开干系。人类的生存发展依赖于自然环境,应当高度重视人与自然的关系。

疫情对人类的损失是难以估量的,加强对疫病史、对人类社会防疫历程的研究,保护生态,敬畏自然生命都是对人类自身的保护。重新审视近代疫情的过程也就是人类认识自身,反省自身的过程。在如今这段特殊时期里,历史也给予人类更多的思考空间,去梳理疫情对整个人类发展造成的破坏力,为人类未来的发展指明方向。

 



  

唐凌老师主讲


同学们认真听讲

  

(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 文/叶琳 摄/叶琳)

 



分享
0

广西师范大学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未注明其他出处的作品,版权均属于广西师范大学新闻中心,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广西师范大学新闻网”。 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其他来源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对其负责。

③ 有关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与本网联系。

※ 联系方式:广西师范大学新闻中心 Email:xinwen@gxn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