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视点  新闻专题

正文字体:

【扬帆十四五】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凝心聚力谋发展, 砥砺奋进谱新章



来源:新闻网 作者: 日期:2020-07-04 点击:1193

编者按:击楫勇进在中流,蓄力迈向新起点。2020年是我校实施“十三五”发展规划的收官之年,是全面启动学校“十四五”发展规划之年。“十四五”时期是国家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战略部署的关键时期,是全面深化高等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决胜时期,也是学校推进综合改革与“双一流”建设,实现国内高水平大学建设目标的重要时期。为营造浓厚的勇于改革创新、凝心聚力促发展的氛围,学校宣传部、发展规划办共同策划了“扬帆十四五”新闻专题报道,旨在通过专项规划编制组组长和学院(部)院(部)长的视角,畅叙改革建设之愿景、探索创新发展之理念、确定未来规划之方向,进而让全校师生更全面、更深刻地了解学校的发展历程与特有的精神风貌、十四五的美丽愿景,为实现学校更高质量、更高水平的发展筑牢坚实基础。本期小编采访了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黄万华书记。

 

小编:黄书记好,请您简单谈一谈学院“十三五”期间的发展现状和面临的挑战。

 

黄万华:“十三五”期间,学院在学科专业建设、教学科研平台建设和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取得了稳步发展。

 

一是学科与专业建设稳步发展,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高。物理学学科获批为广西一流学科(培育),新增“系统科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物理学专业获批为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科学教育专业入选广西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依托物理学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加强人才培养,实施“科研导师制”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学生创新能力显著提高,学院学生参加全国各类竞赛成绩优异,获国家一等奖20项、二等奖16项、三等奖25项。

 

二是科研平台建设取得新突破,科研水平显著增强。核物理与核技术实验室获批为广西重点实验室,实现省级科研平台零突破;“光通讯与生物医药测量仪器和传感器开发平台”获批为广西教育厅校企合作创新平台,与中国科学院理论物理研究所共建了“桂林理论物理协作中心”;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小型加速器质谱分析系统完成组装调试并已正式运行,束流质量和灵敏度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科研水平不断增强,实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联合基金重点项目)重要项目零的突破,连续5年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高校理论物理学术交流和人才培养平台建设项目”的资助,新增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4项,各类科研经费6600多万元;发表SCI、EI等高质量学术论文160余篇;获省部级科研奖5项。

 

三是师资队伍建设成效显著。“十三五”期间学院共引进博士20人,目前学院专任教师达65人,其中具有博士学位50人,占比76.9%,具有高级职称45人,占比69.2%,具有海外留学经历17人,占比26.2%。新增广西优秀专家、广西杰青等省部级及以上人才项目和称号共13人次,1个国家级教学团队,1个广西创新团队。

 

今年,科技部等部委联合印发了《加强“从0到1”基础研究工作方案》,强调了充分发挥基础研究对科技创新的源头供给和引领作用,凸显了国家对于基础研究的愈加重视。李克强总理在2020年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推动教育质量提升,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推进“双一流”建设,支持中西部高校发展。对我们这样一个以基础研究为根本及优势的学院而言,这将是一个难得的发展机遇,同时也充满挑战。“十四五”期间,学院将抓住难得的发展机遇,努力应对挑战,充分利用好自治区和学校的有利政策,以人才队伍建设为关键,学科建设为核心,以平台建设为重点,推动学院各项建设迈上新台阶,为我校“双一流”建设做出应有的贡献。

 

小编:如果给学院“十四五”定一个目标,那么您心目中学院在2025年将达成什么样的发展水平?

 

黄万华:到2025年,学院“双一流”建设将取得显著成效,物理学一级学科争取获得博士学位授权点,物理学学科成为广西一流学科,物理学专业通过国家一流专业建设点验收,物理学和科学教育2个师范专业通过师范专业认证。高层次人才队伍和学科团队建设成效显著,人才培养、科研创新、社会服务能力显著提升。努力把学院建设成为立足广西、面向大西南和东盟、辐射全国的西部高素质物理学人才培养基地和高端研究基地。

 

小编:为了实现这个发展目标,学院在未来5年内会有哪些创新举措?

 

黄万华:一是加强学院治理体系和文化建设,增强教职员工干事创业的凝聚力。进一步完善学科负责人、教研室主任、重点实验室负责人等管理制度,改革学院绩效分配制度,建立民主管理和监督机制,充分发挥学院学术委员会、教学指导委员会、二级教代会等职能。凝练学院文化精神,激发全院师生干事创业积极性。

 

二是加强人才强院建设,构建高水平教学科研团队。一方面分层分类精准引才,着力引进和培育在国内外物理学界具有影响力的高层次领军人才和学科带头人。另一方面为人才搭建干事创业舞台,以事业引进和留住人才,推动团队建设迈向新台阶。

 

三是加强学科和科研平台建设,构建高层次人才和高水平科研成果产出高地。以获得博士学位授权点为动力,围绕博士学位授权点的指标体系,“对标对表”加强学科和科研平台等内涵建设;进一步提升广西核物理与核技术重点实验室的科研水平,为成为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奠定坚实基础。

 

四是加强专业建设,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以物理学国家一流专业建设、物理学和科学教育2个师范专业的教育部二级专业认证工作为契机,坚持以本为本,打造基于“互联网+”的五类“金课”,建设一流专业;深化“本硕分流班”和“科研导师制”,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提高学生创新能力和人才培养质量。

 

五是加强产学研结合,提升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能力。精炼学科方向,聚焦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围绕功能纳米材料与器件、光学检测与光纤传感技术、核数据及核技术应用等研究领域,进一步加强与相关研究机构、公司企业的交流与合作,增强学科为地方支柱产业服务的能力,为国家及区域经济社会建设与发展提供技术支持。




分享
0

广西师范大学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未注明其他出处的作品,版权均属于广西师范大学新闻中心,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广西师范大学新闻网”。 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其他来源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对其负责。

③ 有关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与本网联系。

※ 联系方式:广西师范大学新闻中心 Email:xinwen@gxn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