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视点  新闻专题

正文字体:

【扬帆十四五】化学与药学学院:以质图强育新才, 双一流建设勇担当



来源:新闻网 作者: 日期:2020-07-04 点击:805

编者按:击楫勇进在中流,蓄力迈向新起点。2020年是我校实施“十三五”发展规划的收官之年,是全面启动学校“十四五”发展规划之年。“十四五”时期是国家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战略部署的关键时期,是全面深化高等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决胜时期,也是学校推进综合改革与“双一流”建设,实现国内高水平大学建设目标的重要时期。为营造浓厚的勇于改革创新、凝心聚力促发展的氛围,学校宣传部、发展规划办共同策划了“扬帆十四五”新闻专题报道,旨在通过专项规划编制组组长和学院(部)院(部)长的视角,畅叙改革建设之愿景、探索创新发展之理念、确定未来规划之方向,进而让全校师生更全面、更深刻地了解学校的发展历程与特有的精神风貌、十四五的美丽愿景,为实现学校更高质量、更高水平的发展筑牢坚实基础。本期小编采访了化学与药学学院院长沈星灿教授。

 

小编:请问化学与药学学院目前发展的基础和现状如何?接下来面临着哪些机遇和挑战?

 

沈星灿:“十三五”期间,在校党委、校行政的坚强领导下,化学与药学学院全体师生凝心聚力,在一流专业和人才培养、一流学科和科学研究、教学科研平台和师资队伍等方面均实现高位发展。

 

一是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高。化学专业获批为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且通过教育部师范类专业二级认证;化学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自治区级虚拟实验中心、自治区级“金课”和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等质量工程的建设,为创新型人才培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本科生获全国学科竞赛奖项130人次,其中获国家级最高奖项33人次。探索“导师制、小班化、个性化”化学独秀实验班的人才培养模式,学生创新能力显著提高,先后有70多名学子走进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科技大学、厦门大学等名校深造,彰显育人独秀的品牌效应。

 

二是学科水平和科研创新能力显著提升。化学学科入选广西一流学科建设名录,高水平成果不断呈现,稳步进入全球ESI排名千分之六,在广西一流学科中期考核获得优秀等级。近5年,新增国家级项目69项,实现我校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杰青项目、重点项目、仪器专项、教育部创新团队等标志性项目零的突破。科技创新能力不断加强,斩获广西自然科学类一等奖3项,实现我校在广西科学技术奖特别贡献奖、广西技术发明一等奖零的突破。

 

三是科研平台取得突破。省部共建药用资源化学与药物分子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获批建设,是我校首个国家级科研平台,也是广西目前唯一的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2017年底与巴基斯坦卡拉奇大学合作成立了中巴国际联合实验室。此外,广西民族药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广西新能源船舶电池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相继获批,为我校再添2个省部级科研平台。

 

四是师资水平明显提升。得益于学校“人才强校”战略实施,学院专任教师博士学位比例由77%增至 89%,留学背景教师比例达到24%;新增国家“万人计划”领军人才、广西院士后备人选、八桂学者等入选人才项目人数达到20多人次。

 

当前,我国正在由教育大国向教育强国迈进。一方面,我国化学学科发展迅猛,高水平成果、高端领军人才、优秀生源等竞争日益激烈,进入ESI排名全球前1%的大陆高校有177所。另一方面,学院经过几代人的接续奋斗,已站在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广西一流学科和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的新起点上。“十四五”期间,学院将抓住难得的发展机遇,围绕质量提升和创新能力提升,做出新成绩,为我校“双一流”建设勇于担当作为。

 

小编:如果给2025定一个小目标,那么您心目中5年后的化学与药学学院会是什么样子?

 

沈星灿:到2025年,“双一流”建设扎实推进,高层次师资队伍建设成效凸显,高质量人才培养体系、高水平科研创新体系、高融入社会服务体系不断完善,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教育对外开放的能力显著提升。作为西部高素质化学人才的培养基地和高端研究基地,学院立德树人育新才,将以更强的基础研究和自主创新能力服务国家及区域发展战略,扩大国内和国际的影响力。

 

小编:为了实现这个办学目标,化学与药学学院在未来5年内会有哪些创新举措和行动?

 

沈星灿:一是深化学院治理体系改革。充分发挥学院党委职能,健全以学术委员会为核心的学术管理体系,完善民主管理和监督机制,增强学院教职员工干事创业的凝聚力。

 

二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坚持以本为本,打造五类“金课”,建设一流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打通“本-硕-博”培养途径,实施“三全育人”品牌工程,加大支持本科生和研究生国际交流力度,根植于学科特色和文化底蕴,营造师大化学独特的育人氛围,培养创新型化学人才。

 

三是建设一流教师队伍。通过高水平学科、高端科研平台聚集高层次人才,加快师资队伍的国际化进程,创建有利于教师成长发展、脱颖而出的制度环境,着力引进和培养在国内外具有影响力的化学、药学的领军人才。

 

四是提升一流学科服务社会经济发展能力。凝练学科特色,完善以学科建设任务和绩效为导向的资源配置机制,瞄准高水平基础研究,引导服务国家及区域发展战略的主动性,推动药用资源、低碳新能源等自主创新成果与优势产业的协同发展。同时,扩大对东盟“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交流合作,提升国内外的影响力。

 



分享
0

广西师范大学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未注明其他出处的作品,版权均属于广西师范大学新闻中心,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广西师范大学新闻网”。 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其他来源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对其负责。

③ 有关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与本网联系。

※ 联系方式:广西师范大学新闻中心 Email:xinwen@gxn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