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资讯  校园快讯

正文字体:

【战疫情】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开展“中国古代史志所见流行病及官民应对”主题讲座



来源: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 作者:阮洁 日期:2020-03-26 点击:580

为了让学生更加了解疫情、提高学生对生命安全、身体健康、公共卫生的重视,3月24日晚,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于钉钉平台进行“中外战疫史”系列线上通识教育讲座第五讲直播。此次讲座主题是中国古代史志所见流行病及官民应对,由蓝武教授主讲。


讲座开始,蓝武教授首先简单梳理了中国古代有关史籍记载的主要流行病种类及其成因,并指出流行病的发生多与饮食、环境因素有关。接着,蓝武教授列举了中国古代防控流行病的主要举措,如注重个人、公共卫生,上报疫情,药物医防,巡诊施药,隔离,驱疫鬼等。他特别指出,驱疫鬼只是古时人们的迷信做法,对疫情的防控并没有多大用处。随后,蓝教授从中总结归纳出“疫情没有国界,疫情是全人类共同的敌人”、“在残酷的疫情天灾面前,人类要充分地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敬畏生命,敬畏自然”等经验教训之言。最后,蓝教授总结说,从中国古代历史来看,一旦发生疫情,通常是两股力量在起作用:一个是官府的组织和干预,一个是民间社会力量和个人的应对与参与。其中有的方法和措施对当今的公共卫生事业与疫情防控仍然具有一定的历史借鉴意义,值得大家共同学习。


此次讲座从历史的角度为学生解读疫情,拓展了学生对疫情的认知,也为公众敲响了警钟——公共卫生安全不可忽视,疫情严控非常重要。此外,这次讲座为当下防控新冠肺炎疫情乃至做好日常环境卫生与个人卫生提供些许参考和借鉴意义。风雨之后必见晴天,相信这场战“疫”定能获胜!






分享
0

广西师范大学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未注明其他出处的作品,版权均属于广西师范大学新闻中心,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广西师范大学新闻网”。 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其他来源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对其负责。

③ 有关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与本网联系。

※ 联系方式:广西师范大学新闻中心 Email:xinwen@gxn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