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视点  众志成城 抗击疫情

正文字体:

【战疫情】虽身处各方,但网络让彼此心心相连——网络信息中心运用信息化手段助力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



来源:机关党委 作者: 日期:2020-02-12 点击:1427

目前新冠肺炎疫情来势汹汹,疫情防控形势十分严峻。面对疫情,虽然我们可能身处各方,但我们每一个人都不是旁观者,都要义不容辞地投入到防疫各项工作中,因为我们知道此时此刻“平安”二字意义非凡。网络信息中心在疫情防控期间,围绕“我们可以做什么,应该怎么做和怎么才能做好”的问题,主动思考,积极应对,用心服务,把疫情防控工作作为当前第一要务,切实运用信息化手段助力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


身处各方,见屏如面,视频会议系统让忐忑的“心”变得从容淡定


疫情防控期间,亟需减少人员之间聚集,但防控工作却不能停,工作任务不能拖,焦灼的疫情让师生员工的心情有时变得忐忑不安。网络信息中心充分发挥网络平台优势,经过积极调研和多方试用,在全区高校中首批部署实施了广西师范大学Welink视频会议系统,并面向全校各部门提供互联网远程视频会议服务,特别是通过向开发系统平台的华为公司申请,我校由系统默认免费提供1000人容量和并发同时开会100人,大幅增加到2500人容量和并发同时开会500人(即按我校教职工目前人数扩容,有需要的二级单位或组织均可加入系统,利用系统可同时开500人的视频大会)。目前,该视频会议系统起到了良好的效果,共服务学校40余个部门,召开视频会议1200余人次,减少了疫情期间人员面对面聚集,有效阻断了病毒传播途径,同时确保政令畅通,切实提高了疫情防控工作效率。


网络办公,线上教学,信息化手段让着急的“心”变得宁静踏实


新冠肺炎病毒的潜伏期较长,现阶段师生员工因防疫需要都基本闭门在家,“学生还有4个月就毕业了,现在我需要在线上开展课程教学或指导怎么办?”、“我的毕业论文、课程设计在进行中,在家怎么查阅学校数据库资源?”,师生们学习、生活和情绪非常容易受到疫情的影响。网络信息中心按照“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的工作要求,发挥信息化手段在疫情防控期间的技术支撑作用,积极协助教务处和研究生院等部门,为利用信息化手段开展线上教学、辅导等提供技术支持工作。同时向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申请临时增加带宽,并临时免费大幅增加每位教职工校园网络流量至76G(原来36G),在疫情防控期间为广大教职工提供坚强保障,确保师生员工顺利开展网络办公、线上教学等工作。


网络信息中心还与图书馆积极沟通,密切配合,多种校外访问学校图书馆资源的技术手段紧锣密鼓上线,目前我校师生可以从校外通过VPN/WebVPN等方式访问图书馆的电子资源,也可以通过CARSI使用校园网账号在校外任何地方直接访问部分电子资源,让广大师生“宅家不闭网”,正常开展学习、科研等工作,保障知识的传递不因疫情而耽误,师生的交流不因疫情而阻隔。


网络保障,多点发力,网络安全与维护让焦虑的“心”变得沉着安稳


疫情防控工作启动以来,网络安全与维护工作是确保信息化手段助力打好疫情攻坚战的根本保障。实现“一网连万家,一呼百应”的网络效应,网络安全是基础。期间,网络信息中心持续加强网络运行保障服务,突出重点,细化服务,构筑抵御疫情的严密防线,技术人员每天对网络运行和情况安全进行实时监控,及时排除网络潜在的安全隐患(如网络攻击),保障网络的安全稳定运行。为了做好疫情防控期间的网络运行维护与服务工作,网络信息中心发布了《关于做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期间网络运行维护与服务的通知》,对涉及师生密切相关的校园网开户、充值和密码重置业务、故障报修、网络邮箱等日常网络业务实行电话或线上受理方式,努力实现让“信息多跑路,师生少跑腿”的目标,减少人员面对面聚集等措施阻断疫情传播,更好地保障我校师生员工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此外,疫情防控期间,各类数据汇总、分析和统计工作量大,报送时间紧、任务重,网络信息中心会同校办等部门根据学校实际需要自行设计数据表单并及时上线钉钉平台,利用钉钉平台进行疫情报表报送工作,做到准确收集、高效统计,提高了统计准确性和系统性,有效发挥利用网络技术手段助力疫情防控工作。


生命重于泰山,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网络信息中心在疫情防控期间将继续发挥部门优势,努力构建线上办公教学平台和多点发力信息化阵地,下一步将根据需要会同有关部门继续开展信息化助力防疫的实用技术平台测试,用情用心做好服务保障,共同携手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



Welink视频会议系统情况(已开通45个部门机构)

VPNWebVPN方式访问学校电子资源








分享
0

广西师范大学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未注明其他出处的作品,版权均属于广西师范大学新闻中心,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广西师范大学新闻网”。 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其他来源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对其负责。

③ 有关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与本网联系。

※ 联系方式:广西师范大学新闻中心 Email:xinwen@gxn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