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生命科学学院党委高度重视疫情防控工作,反应迅速,坚决以打攻坚战的姿态,全力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切实保障广大师生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靠前指挥,强化担当,构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组织机制。
学院党委高度重视疫情防控工作,1月27日,学院召开线上疫情防控工作会议,成立了生命科学学院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党委书记、院长任组长;迅速形成了学院、系、教研室、班级四级联防网格化管理模式,并通过疫情防控群及时通报疫情情况;分析研判疫情形势,布置各分管领导及时制定科学有效防控措施,提醒做好物资储备,全面保障师生员工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积极应对,细致摸排,落实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要求。
1月31 日,我院坚决贯彻、严格落实《广西师范大学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通告(1号)》工作要求,对学院全体师生所在地、身体状况等信息进行了及时摸排和了解;通过研究生导师、辅导员两条线与学生进行一对一联系,确保所有学生及时收到学校通知,并要求严格遵守“假期结束(2月24日)前,任何单位和老师不得以实验、调研等名义要求学生提前返校,所有离校回乡学生不提前返校”的决定;依托家长群,及时传递学校通知要求,畅通家校联系渠道,共战疫情。
2月2日,学院党委召开防控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紧急电话会议,再次部署了我院疫情防控要求、强调了值班纪律和每日报送准确数据的重要性,同时,在加大对离退休教工的关心关爱、防疫指导及信息收集方面做出了进一步指示,确保我院47位离退休教师平安度过本次疫情。依托学院网站、微信公众号、微博、QQ空间等平台联合发布《致生科院全体师生员工的一封信》,倡导生科院全体师生员工一起配合学校工作,共同遵守风险防控、及时科学防治、拒绝传播谣言、保护野生动物、正确关怀他人、合理规划假期七个约定,联防联控,众志成城,打好这场防疫攻坚战。
2月4日,学院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为严把毕业生质量关,充分考虑本学科专业的特殊性,始终秉承就业是最大的民生,要坚持就业优先战略的思想,发布《致生命科学学院研究生导师、毕业班研究生的一封信》,并提出四点要求:一是毕业班研究生必须服从学校和学院安排,积极配合疫情防控工作,合理规划假期时间,把握时间节点积极推进毕业进程;二是导师严格把关,灵活调整指导方式和途径,确保特殊时期研究生毕业论文稳步推进;三是导师和毕业班研究生密切关注学校关于毕业生资格审核及学位论文送审工作安排,积极推进研究生毕业工作;四是导师和毕业班研究生积极联动,主动投入毕业班研究生就业创业推进工作,力争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高位稳定发展。导师和毕业班研究生纷纷表示,一定会在积极配合学校和学院做好疫情防控等各项工作的同时积推进毕业论文的撰写和送审工作。
2月6日,为坚决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疫情防控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和落实2020年第一次党建工作例会暨学校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会议精神,学院党委通过在线会议的方式向学院全体领导干部传达了会议精神并部署开学前的各项工作,向学院全体党员、干部发出了题为《自觉践行“三个”带头,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三点倡议:一是坚定疫情防控阻击战必胜的信心,带头做好正向舆论引导;二是坚守贯彻落实上级决策部署的决心,带头编织疫情防控网;三是坚持“疫情防控就是责任”的初心,带头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学院党委要求全体共产党员在学校党委的坚强领导下迅速行动起来,坚定不移的站在广西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疫情防控第一线,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勇于担当,无私奉献,共克时艰,齐心协力共同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
2月7日,学院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在经过前期多次部署、沟通、反馈的基础上,制定了《开学前后生命科学学院疫情防控工作方案》,并提出了切实可行,操作性强的具体措施和防控预案,方案坚持以预防为主、联防联控、科学处置为原则,充分调派党委、纪委、系、教研室、群团等多方力量,在学院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设立了综合协调组、学生工作组、教职工工作组、教学保障组、实验室与物资保障组、宣传舆情组六个具体工作组,采取联防联控、归口管理、责任到人等措施,提前部署谋划,确保开学前后师生安全防护措施部署到位。
2月8日,学院立足实际,从本科教学、研究生教学、师生管理、党员服务以及实验室管理防控等归口管理角度出发,研究制定了一系列切实可行的方案制度,真正使落实疫情防控工作责任到人。形成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流程》、《关于在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中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共产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工作方案》、《生命科学学院关于春季开学前后学生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十项措施》、《生命科学学院关于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做好2019-2020第二学期教学工作预案》、《生命科学学院实验中心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预案》、《珍稀濒危动植物生态与环境保护教育部重点实验关于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工作预案》等十余项文件制度,确保疫情防控落实落细到学院的各项工作中。
多点发力,多方呼吁,做好“互联网+战疫情”防控知识宣传工作。
针对党员、教职工、离退休同志、毕业生、家长等群体实现线上分类指导和帮助;依托网站、微信公众号、QQ、易班、微博、微信等互联网平台以电子书信、倡议书、承诺书等多种方式推送疫情防控有关通知文件、防控知识等共计百余篇,确保第一时间了解学校、学院发布的疫情防控工作动态及相关要求。正确引导师生、教职工家属、家长等群体不信谣、不传谣,不在媒体上传播不实信息,正视疫情,用科学的方法防控抵御。
学院结合学科特点,发挥专业优势,依托挂靠我院的广西动物学会向全世界发出了《关于拒绝非法食用和交易野生动物的倡议书》,提醒呼吁人类摒弃陋习,拒食野生动物,杜绝野外动物非法贸易。此次倡议得到广西主流新闻媒体《南国早报》、广西师范大学公众微信号的刊登报道。广西动物协会一直致力于广西野生动物的研究与保护,其宗旨是推动广西动物科学发展,为广西地方社会经济发展服务。目前,我院院长武正军教授为学会理事长,前院长周善义教授为学会名誉理事长,珍稀濒危动植物生态与环境保护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常务副主任周岐海教授为学会秘书长,学院多名老师为学会理事。
生命重于泰山,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学院党委坚决贯彻落实上级党委的决策部署,全力配合校园疫情防控工作,做好疫情应对处置工作,力求不漏掉任何一个师生的安全隐患排查和防护工作,给予师生最贴心的防护服务和最安全的保障。
广西师范大学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未注明其他出处的作品,版权均属于广西师范大学新闻中心,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广西师范大学新闻网”。 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其他来源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对其负责。
③ 有关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与本网联系。
※ 联系方式:广西师范大学新闻中心 Email:xinwen@gxnu.edu.cn
点击排行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