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增强学部师生党员对红色革命传统的认知,传承先辈革命精神,激励师生走好新时代长征路,教育学部组织2016年以来新入职教师、教工党支部书记、学生党员、团学干部、青马学员、入党积极分子共计130余人,于9月22日前往灌阳县湘江战役新圩狙击战酒海井红军纪念园开展红色教育实践活动。此次教育实践活动,是我学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活动系列活动的一部分。
到达湘江战役新圩狙击战酒海井红军纪念园,师生们首先来到庄严肃穆的红军烈士纪念墓,集体默哀缅怀先烈,并奏唱国歌,敬献花篮。仪式虽简朴,却深深表达了浓浓的哀思。随后,师生在工作人员的带领下走近烈士纪念墓,黑色石板上雕刻着一排排先烈的名字,每一个朴素的名字都代表一位可歌可泣的革命先辈,他们为脚下的这片土地抛头颅洒热血,献出了自己年轻而宝贵的生命。
瞻仰烈士纪念墓冢后,师生一行来到红军烈士纪念碑和酒海井遗址,灌阳县委党校教师为大家详细讲解了新圩狙击战历史概况。通过解说,大家进一步了解酒海井的悲壮故事,100余位红军战士在这里英勇就义,烈士们的遗骸在黑暗的地下河中长埋八十余年。大家怀着沉痛的心情绕酒海井环绕前行,许多师生忍不住流下泪来,那段可歌可泣的悲壮历史将永远刻在师生的心底。
从红军烈士纪念碑和酒海井遗址出来,大家又来到新圩狙击战史实陈列馆。灌阳县党校教师为大家详细讲解湘江战役第一战——新圩狙击战的历史背景、原因和重要意义,师生们为其中的长征故事和长征精神震撼不已。尤其是34师师长陈树湘同志断肠明志,以如此壮烈的方式实践自己的诺言“为苏维埃流尽最后一滴血”,让师生们再次落下泪来。
此次教育实践活动中,学部还与灌阳县党校进行了学部教育实践基地揭牌仪式,仪式由教育学部团委负责人主持。中共灌阳县委党校常务副校长刘海东介绍了中共灌阳县委、县政府对红色资源重视和开发工作,讲述了湘江战役新圩狙击战酒海井红军纪念园的由来。同时表达对与广西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建立教育实践基地的重视和支持,充分肯定基地合作对双方进行红色教育实具有重要价值,对“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深入开展提供了新思路和新平台。学部党委副书记周晓霞同志指出,希望通过教育实践基地为教育学部师生党员、学生干部和社会服务项目学员开展主题教育创造平台,让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中共灌阳县县委副书记、党校校长陈礼兵和广西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党委书记陈闻共同为教育实践基地揭牌。
为了做好此次“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系列活动之灌阳红色教育实践活动,使师生对湘江战役有更深入了解,对长征精神产生共鸣,学部党委特别设计并于9月21日下午邀请中共广西区委党校(广西行政学院)党史党建教研部博士赵晓刚,专门为师生作了主题为“弘扬伟大的长征精神,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的长征精神分享会。分享会对湘江战役发生的历史背景、基本情况、历史意义和纪念设施等内容作了论述,为新时代高校师生思考如何走好新时代长征路提供了理论指导和实践参考。
通过此次主题教育活动,大家深知作为中华民族一员,当不忘初心,铭记先辈历史,传承先辈遗志,坚定理想信念,走好新时代长征路。(文/陈燕勇、欧钰雯 图/刘逸洋、杨官梅、孙艺芯)

学部师生红色教育实践活动合影

第一小组师生在红军烈士纪念墓冢前认真听讲解员讲述长征历史

第二小组师生在新圩狙击战史实陈列馆认真听讲解员的介绍

教育学部与灌阳县党校在湘江战役新圩狙击战酒海井红军纪念园前揭牌成立教育实践基地

中共广西区党校赵晓刚博士为学部师生讲述湘江战役始末
广西师范大学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未注明其他出处的作品,版权均属于广西师范大学新闻中心,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广西师范大学新闻网”。 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其他来源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对其负责。
③ 有关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与本网联系。
※ 联系方式:广西师范大学新闻中心 Email:xinwen@gxnu.edu.cn
点击排行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