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3日,厦门大学、中国科学院院士孙世刚教授应邀到我校进行交流访问,并在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作了题为“电化学能源材料的结构设计和性能调控”的学术报告,化学与药学学院主要负责人主持了报告会,我校化学与药学学院、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师生共200多人到场聆听了孙世刚院士的精彩报告。
在报告中,孙世刚院士系统地阐述了当前的能源背景及发展新一代电化学能源的必要性,并以直接甲醇燃料电池、锂离子电池为例,从燃料电池金属纳米催化剂、单晶模型催化剂、高指数晶面纳米催化剂、非贵金属催化剂、锂电池电极材料、金属-空气电池等方面深入浅出地说明电催化剂的结构设计原理和性能调控方法,并与大家分享了其研究团队最新的科研成果和其在电化学能源研究领域多年积累的宝贵科研经验。在本次报告中,孙世刚院士以渊博的知识,典型的实例,从基础到应用,让师生们领略了院士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对科研独有的真知灼见,并让同学们感受到了从事科学研究的勇气和坚韧。
报告会后,与会师生向孙院士请教了众多青年学者、学子较为关心的科研工作选题问题,孙院士以其自身经历从不同层次讲述了现实选题、兴趣选题和难热点选题三个观点,并鼓励与会师生勇于挑战难点热点问题。与会师生深受鼓舞和启发,纷纷表示将以更高的热情脚踏实地勇攀科学高峰。

孙世刚院士在作学术报告

孙世刚院士和化学与药学学院主要负责人合影

孙世刚院士与化学与药学学院领导、老师合影
报告人简介:
孙世刚院士现为厦门大学化学系教授、固体表面物理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研究员,博士生导师。2015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分别于2017年和2015年当选国际电化学会会士、英国皇家化学会会士,任固体表面物理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中国化学会副秘书长,973计划能源科学领域专家咨询组成员。任国际Electrochim. Acta副主编、J. Electroanal. Chem.、ACS Energy Letters和国内《应用化学》编委,《物理化学学报》、《光谱学与光谱分析》、《化学学报》和《化学教育》副主编、《电化学》主编。曾获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教育部自然科学奖一等奖、国际电化学会Brian Conway奖章、中法化学讲座奖和中国电化学贡献奖;被评为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全国模范教师和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指导教师。主要从事电催化、表界面过程,谱学电化学、能源电化学(燃料电池、锂离子电池)、纳米材料电化学方面的研究。
广西师范大学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未注明其他出处的作品,版权均属于广西师范大学新闻中心,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广西师范大学新闻网”。 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其他来源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对其负责。
③ 有关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与本网联系。
※ 联系方式:广西师范大学新闻中心 Email:xinwen@gxnu.edu.cn
点击排行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