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沉,一起,框内传统,框外自在心。设计学院2016级视觉传达设计专业于11月16日在雁山校区桃园餐厅举办了“传承古法 纸艺匠心”古法造纸与雕版印刷体验活动,意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将非遗传承中的文化底蕴及工匠精神带入校园师生的视野,让中华传统文化在一代代青年人的传承下焕发光彩与生机。
造纸术和雕版印刷皆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造纸术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它作为文化的载体,为中华文明乃至世界文明的延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雕版印刷术凝聚着中国造纸术、制墨术、雕刻术、摹拓术等几种优秀的传统工艺,是世界现代印刷术最古老的技术源头。
活动现场吸引了一批又一批的同学驻足观看、亲身体验,绵延秋雨无法阻挡大家全身心投入在造纸与雕版中。在把原料堆放盆中揉搓漂洗成絮状,用细铁丝网从池中“捞”出湿纸,再用压杆将水分适度挤压,分解、上墙贴纸晾晒,许多同学小心翼翼地护送着自己的作品回宿舍,还约好等晒干揭纸后再邀我们定制书签、版画。而另一旁雕版印刷也让若干同学连坐几个小时潜心专研。他们以切、冲、挑、锥、钝、掠的刀法雕刻自己喜爱图案的帖板,再将纸张干覆于帖版上调墨拓印,拓印完成后将揭下的拓片平整再进行装裱。来自计算机科学与信息工程学院的温同学,在现场流连一个下午仍沉浸在雕版印刷中不舍离开。她说,原来四大发明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并没有想象中这么高冷神秘,自己居然有机会能亲手尝试造纸,感受这一优秀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真是太惊艳了。
本次活动不仅给了同学们一次近距离接触非物质文化遗产、感受传统文化博大精深的机会,更增进了对传统艺术的理解,让非物质文化遗产和工匠精神在有趣的活动中得到传播与传承,使传统文化的精髓内化于心。
设计对于文化发展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因为它既是文化的传播者,又是文化的创造者。设计青年如何以系统性思维和创造性活动投入校园文化建设,介入社会活动,激发社会活力,促进区域特色可持续设计发展,是青春建功新时代的新路径。设计青年通过将非遗古法造纸创新设计应用推广,旨在设计介入非遗传承,希望青年深入发掘传统文化,以期对民族工艺进行深度发掘、保护、提升和推广,以赋予传统文化新的生命力。
活动现场
全体工作人员合影
广西师范大学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未注明其他出处的作品,版权均属于广西师范大学新闻中心,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广西师范大学新闻网”。 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其他来源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对其负责。
③ 有关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与本网联系。
※ 联系方式:广西师范大学新闻中心 Email:xinwen@gxnu.edu.cn
点击排行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