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视点

正文字体:

【三尺讲台展风采 教学竞赛求卓越】宿程远:以梦为马,不负韶华



来源:教务处/教师教学发展中心、新闻中心 作者: 日期:2018-11-14 点击:1841

【编者按】当前,青年教师是从事本科教学的主力军,青年教师队伍建设水平关系着高校本科教学的质量,关系着高等教育的未来,关系着人才培养的未来,建设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充满活力的高素质创新型教师队伍,是提高高等教育水平的关键,是贯彻落实以本为本、推进四个回归的重要保障。近年来,以“上好一堂课”为理念的自治区级青年教师教学竞赛活动,已经成为激励高校青年教师潜心教学、精心育人的重要平台和载体,在这个平台上,我校涌现出一批优秀的青年教师代表。为迎接第八次全校本科教育工作大会的召开,学校新闻网特推出自治区青年教师教学竞赛获奖教师风采展,敬请关注。



以梦为马,不负韶华


——记第三届全国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工科组三等奖获得者、环境与资源学院教师宿程远


宿程远,广西师范大学教师,博士毕业于哈尔滨工业大学,芬兰Aalto大学访问学者。2016年获得广西五一劳动奖章,获得第三届全区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一等奖第一名。荣获第三届全国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工科组三等奖。主持国家自然基金项目2项、广西自然基金项目3项;发表论文60余篇,第一作者SCI、EI收录20余篇。指导学生获得第四届、第三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广西区银奖,广西大学生第十八届化学化工类学术创新成果竞赛二等奖。


安其学而亲其师,乐其友而信其道-用心


教师的工作离不开“用心”二字,作为一名高校教师,在不断夯实自己专业学识的同时,更要有一份“仁爱之心”,一个“尚美情怀”。宿程远老师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中,努力做到“为人师表,教书育人”,在学生面前树立了良好的教师形象。在课堂下,他还总结自己做辅导员的经验,提出通过“教-学-导”三管齐下的教学方法,基于“三位一体”的教学理念,将教师自身教育教学能力的的提升与学校学院的学风建设密切联系在一起,实现师生共同成长。


对于《水处理工程》课程教学,宿程远老师还提出了“一体化”与“多元化”的创新教学模式,即以“课堂-实验-实习-设计”为“经线”,突出教学的一体化,以“工程案例-知识拓展-学习小组-科研素质”为“纬线”,突出教学的多元化,从而实现整个教学过程的立体化。《水处理工程》网站获得全国多媒体课件大赛三等奖、自治区教育教学软件大赛三等奖。除此之外,宿程远老师近年来还主持广西高等教育教学改革A类项目1项、广西师范大学教学改革项目2项、广西师范大学研究生课程建设项目1项、广西师范大学教材建设项目1项,发表教改论文5篇。《环境类专业本科生创新意识和实战化能力培养机制研究与实践》获得了广西高等教育自治区级教学成果奖三等奖,广西师范大学教学成果奖一等奖。


“传社会主义之道,授处事之业、解人生之惑”,是宿程远老师坚守的原则;“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是宿程远老师坚持的方向;“把眼下的工作过得如诗般简单、纯粹”,是宿程远老师追求的目标。桃李不言,下自成蹊。2016年,宿程远老师凭借其优秀的教学科研成果,荣获广西五一劳动奖章、广西师范大学诚华奖,并被评为广西师范大学优秀共产党员。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匠心


如果说“传道、授业、解惑”是宿程远老师的教学准则,那么“学以致用”则是他所坚持的教学方法。在课堂上,宿程远老师将自己所参与过的湖北制药厂污水处理、大庆CASS污水处理等实际工程案例向学生进行讲授,从设计、施工到调试,他整个交钥匙工程都向学生进行展示,增强了学生对实际工程的认识,培养了学生的工程师素质。除此之外,为了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在《工业水处理》课程授课时,他还借鉴英文原版教材《Experimental Methods in Wastewater》的部分内容,将原版教材中的经典内容融入授课之中,让学生不出国门,便能开拓视野,拓展知识面,学会用多层方法看待问题,解决问题。


广西师范大学拥有“珍稀濒危动植物生态与环境保护”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和“岩溶生态与环境变化研究”广西高校重点实验室,宿程远老师将在实验室中承担的科研项目与发表的科研论文进行归纳与整理,将其补充到课程的教学内容当中,将最新的成果向学生进行讲授,不仅弥补了部分教材内容过时的缺憾,还使得授课内容更加的“接地气”,更容易引起学生的共鸣,也让学生懂得做学问离不开“匠人”精神的真谛。


2016年,宿程远老师荣获第三届全区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一等奖,代表广西参加了全国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并荣获工科组三等奖,获得广西师范大学教学能手称号。通过参加教学比赛,使宿程远老师更加深刻的体会到应该从学生的根本利益出发,立足于学生、服务于学生,采取积极措施让学生愿学、勤学、乐学。


教师不仅是学生获取知识与技能的领路人,还应该是学生心灵的指路者。宿程远老师通过向学生讲授流体力学、排水管网等专业知识,注重知识的连续性与创新性,强调真正“以学生为中心”;在授课的过程中注重“匠心”的培养,注重文化的传承,并与学院文化进行有机结合;“润物细无声”,给予学生更多的人文关怀。在课堂之外,宿程远老师告诫学生:“不仅要掌握水处理的技术、工艺与方法,同时更要有一种“绿水青山”的情怀,成为一个有责任、有担当的环境治理工作者。”


“对于梦想的真正坚持不是奋不顾身,而是日月轮回不改初心。”作为一名高校教师,宿程远老师不忘初心,努力进取。2017年,他借在芬兰Aalto大学访学的契机,学习了国外大学在环境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面的有益知识,并获得了海外人才创新创业大赛芬兰赛区二等奖,可为我校“双一流”建设提供一定的借鉴。


“永远年轻,永远热泪盈眶。”为人师者只有不断地完善自身、提高业务水平、拓宽知识面,才能为学生树立榜样。习近平总书记更提到“一个人遇到好老师是人生的幸运”,而为了这份责任与担当,宿程远老师“一直在路上”。


环境与资源学院宿程远老师在进行水质分析.jpg

环境与资源学院宿程远老师在进行水质分析


环境与资源学院  宿程远老师 - 副本.jpg

宿程远老师

 

 




分享
0

广西师范大学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未注明其他出处的作品,版权均属于广西师范大学新闻中心,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广西师范大学新闻网”。 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其他来源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对其负责。

③ 有关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与本网联系。

※ 联系方式:广西师范大学新闻中心 Email:xinwen@gxn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