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资讯  教学科研

正文字体:

成会明、郭万林院士为我校师生作专题学术报告



来源: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 作者:刘富池、潘福东 日期:2018-10-26 点击:744

10月24日下午,中国科学院院士、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研究员、清华—伯克利深圳学院教授成会明,中国科学院院士、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纳米科学研究所所长、纳智能材料器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机械结构力学及控制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郭万林教授应邀到访我校,在育才校区图书馆一楼报告厅为我校师生作专题报告。自治区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梁春花、我校副校长苏桂发、自治区科学技术协会学会部副部长韦克广出席报告会。来自我校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化学与药学学院等学院的200多名师生聆听了报告。


苏桂发副校长主持报告会并致辞,他代表学校向远道而来的两位院士表示热烈欢迎,并介绍了学校的简况。苏副校长指出,近年来,我校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广西低碳能源材料重点实验室在教学、科研等各方面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希望今后得到两位院士对广西师范大学给予更多的关注、支持和帮助,继续加强与广西师范大学的合作并取得更好的成绩。


报告会上,成会明院士作了题为《石墨烯等二维材料的制备与应用探索》的报告,成院士在简要介绍了石墨烯的结构和物性之后,重点阐述了他们团队在高品质石墨烯和其他二维材料的制备和应用探索方面的研究进展,他们发展了一系列剥离方法和CVD方法制备出了高质量的石墨烯、氧化石墨烯以及其他二维材料的微片、单晶、薄膜及三维网络结构宏观体,并研究了其在柔性触控屏、储能器件、电磁屏蔽、弹性导体、散热、分离等领域的应用,展望了石墨烯等二维材料的发展前景。郭万林院士作了题为《Emerging Hydrovoltaic Technology(水伏科学和技术的曙光)》的报告,郭院士首次提出了与“光伏”对应的“水伏”的概念,他说,在常温条件下,水在碳纳米材料表面进行蒸发可产生1伏特的持续电压。郭院士的研究表明,水滴在附在手机屏幕上的石墨烯表面上一滚就能产生电,而且水滴滚得越快所产生的电量就越大,只要水不干、蒸发发生着,就能一直持续发电,把几个蒸发发电装置串接起来可以持续地驱动小型薄膜型液晶显示屏。郭院士指出水伏技术在几年时间里从毫伏级电压提升到最近的伏级电压,“水伏”发电前景诱人,已展露了应用的曙光。


两位院士将其在石墨烯等二维材料方面研究的最新成果及应用作了深入浅出阐述,受到现场聆听师生们的热烈欢迎,现场座无虚席,他们表示,不仅聆听到了一场难得的精彩的学术报告,更从两位院士身上学到了宝贵的治学态度和学术精神。


成会明院士作题为《石墨烯等二维材料的制备与应用探索》的报告.jpg

成会明院士作题为《石墨烯等二维材料的制备与应用探索》的报告

郭万林院士作题为《Emerging Hydrovoltaic Technology》的报告.jpg

郭万林院士作题为《Emerging Hydrovoltaic Technology》的报告


师生现场认真聆听报告.jpg

师生现场认真聆听报告

 



分享
0

广西师范大学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未注明其他出处的作品,版权均属于广西师范大学新闻中心,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广西师范大学新闻网”。 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其他来源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对其负责。

③ 有关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与本网联系。

※ 联系方式:广西师范大学新闻中心 Email:xinwen@gxn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