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资讯  媒体师大

正文字体:

【桂林日报专版】邓荫伟:一位科学家的乡村情怀



来源:新闻中心 作者:记者 景碧峰 通讯员 张婷婷 日期:2018-09-12 点击:1623

新闻背景


不久前,中央电视台播放了现实主义农村英模剧《太行赤子》。该剧讲述了河北农业大学教授李保国长期奋战在扶贫攻坚和科技创新第一线,把毕生精力投入到山区生态建设和科技富民事业之中的故事。


在桂北地区,也有一位“李保国”式的干部——— 广西师范大学教授邓荫伟。四十多年来,他坚持把科学研究和为社会服务紧密结合起来,研究经济林树种促农增收,以广阔的田间地头为实验室,科研报国,服务山乡,让千万群众受益。


教师节前夕,记者采访了这位大学教师。


□本报记者景碧锋 通讯员张婷婷


9月8日,记者来到了位于广西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邓荫伟教授的办公室,门边摆放着栽种着金花茶、油茶幼苗的泡沫盒,室内储放着锄头、扁担、水桶。一间办公室里,满满当当的全都是各种工具和苗木的档案资料及种子,如同一间储藏室。


跟很多手托试管,身穿大白褂,在实验室里进行各种高精尖实验的教授不同的是,几十年来,邓荫伟手拿锄头、锯子等工具,始终奔走在桂北乃至广西的山山沟沟,以田间地头为实验室,手把手教农民种植,用良种选育和丰产栽培技术让大批农民走上了脱贫致富的道路。用他自己的话来说:“工作四十多年来,我只做了三件事:银杏研究、油茶研究和金花茶研究。”邓荫伟说得云淡风轻,但生命科学学院的副院长马姜明说:“这三个树种,是广西最具有特色的经济林树种,也是农民脱贫致富的‘摇钱树’。”


经年累月野外作业,年过六旬的邓荫伟皮肤被风吹日晒雨淋成咖啡色状,宛若一位耕耘在桂北大地上的农夫,他给记者讲起了四十多年来,他与银杏、油茶和金花茶的故事。


桂北的田间地头,成了邓荫伟广阔的实验室。经过多年努力,攻克了银杏种植的系列难题,取得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1977年,20岁出头的邓荫伟从广西生态工程技术学院毕业后,被分配到桂林市林科所工作。


一次,一位墨西哥林业专家来桂林,希望能找到一对雌雄银杏树,由于当时对银杏研究工作的疏忽,所里没有人保存样本。


这件事对邓荫伟的触动很大,银杏在中国有“活化石”之称,是中国的自豪,然而找遍全所,连株银杏树苗都没有!他认为,作为林业科研人员,有责任和义务保护好银杏,做好银杏品种改良和技术推广工作。“如果之前研究银杏没有人做,那么我来做!”


从此,邓荫伟便走上了品种调查、良种选择与繁育等探索科学种植银杏的道路。


银杏树又叫“公孙树”,意思是公公种树,孙子得益,种下后三四十年才能挂果。桂北是银杏之乡,为了使银杏树生长快,早结果,邓荫伟想尽了办法,力图攻克银杏树的研究问题。


除了挂果时间长,银杏还存在着品种杂、成熟期不一、产量低、质量差、树形高大不便管理等问题。


为了改变这一状况,上世纪80年代初,邓荫伟和团队成员开始进行成千上万次的银杏苗木繁殖与嫁接试验。经过几年反复试验,终于找到银杏苗木繁殖和提高成活率的嫁接方法。培育的绿化大苗,经过15—20年的管理,每株价格高达3000—12000元,经济效益十分可观。


到了上世纪90年代,为了使银杏树生长快、早结果,邓荫伟带领课题组人员,调查银杏生长环境,早出晚归,每天步行五六十里路是常有的事;培育良种苗,每天顶着烈日,在田间一蹲就是三四个小时;研究银杏人工授粉,常常爬到十多米高的树上进行观察,目的只有一个,找到最佳授粉期。桂北的田间地头,成了邓荫伟广阔的实验室。


从无到有,从易到难,邓荫伟坚持扎根基层,用汗水和智慧攻克了一个个科技难关。经过几年反复嫁接试验,终于找到银杏苗木繁殖和提高成活率的嫁接方法,实现了银杏果的增产增收。


通过改良种植技术,灵川县海洋乡小桐木湾村的200多棵银杏树,使28户农民每户年增收1万元以上。桂北百年以上的银杏大树,经过邓荫伟的指导,进行病虫害防治和冰雪灾害治理后,长得生机勃勃,一到秋天一片迷人景色,每年接待游客20万人次以上,农民收入增长十分可观。


在农民家门口搞起“试验林+现场培训”,邓荫伟手把手教农民种植,脱贫致富


在完成银杏课题研究后,2010年初,邓荫伟开始转入“油茶良种和丰产栽培技术研究与示范”项目。


经过长期努力,邓荫伟和他的科研团队采用油茶良种早实丰产栽培法,加强抚育,修剪,施肥,将油茶产果量提高了3倍。可新品种、新技术要想得到大规模的推广应用,还得让群众眼见为实。为此,邓荫伟经常实地给农民讲解油茶良种与丰产栽培的相关技术,鼓励农民开发油茶产业,还带领青年教师和学生多次到兴安、灵川等地为农民指导油茶丰产林的繁育、推广工作,为当地培训科技人员,指导并协助资源县建立油茶基地。


一连3年,邓荫伟带队几乎跑遍了广西的主要油茶产区,在农民家门口搞起“试验林+现场培训”。


今年4月25日,一大早,62岁的邓荫伟就出门了,将1500多棵新品种油茶树苗,赶着时节送到100多公里外的龙胜各族自治县花桥村村民周心发那里。


“免费送给我种的,做试验用的,种好以后,村里很多人就会跟着我种油茶。”周心发说。


龙胜大云村党支部书记李蒙军说:“邓老师先弄一块试验田,自己种,然后教农民怎么种植,等到丰产了,农民看到这个技术确实靠谱,才推广。”


如今,桂北地区已建立油茶丰产栽培示范林300亩和辐射推广林11.30万亩,比同类林提高产量3.08倍,为广西油茶产业发展、实现年产值200亿元做出了较好的示范样板。


目前,油茶丰产林的繁育工作已基本完成,国家示范林的推广正在进行中。


“私款公用”,探索“桉树+金花茶”,改善桉树种植区域生态环境,最大限度发挥其社会效益和生态效应


近年来,广西桉树种植面积已位居全国第一,但因结构单一,造成土壤水肥流失严重,因而受到了非议。


因此,邓荫伟又开始思考,能否通过改善桉树种植区域生态环境,最大限度发挥其社会效益和生态效应?


2011年开始,邓荫伟和团队开始探索启动“桉树+金花茶”复合种植模式研究项目。


从当年10月第一批桉树林下金花茶栽植入土,到2016年底,金花茶的示范面积扩大到250亩。


如今,在第一批金花茶栽培示范基地,金花茶植株已生机勃勃,有一半的植株已经实现开花。每朵金花茶市场价超过10元,一棵树高产时种植户可获得近万元收入,利润空间巨大。


目前,桉树林内套种金花茶的栽培方法已经获得国家发明专利授权。这个项目的成功,推动了广西乃至全国林下经济产业的发展,为特色珍稀资源产业化开发利用提供了重要的科技支撑,促进了广西林业科技进步。


然而,很少有人知道,一开始,在国家还没有为这个项目提供资金支持时,他们的科研资金完全来自于自筹的经费。“只要对国家有利,只要为人民服务,就算‘私款公用’从工资里抠,也要把科研项目继续下去。”邓荫伟说。


四十多年来,邓荫伟“卷起裤腿,撸起袖子”,科研报国,服务山乡,使得千千万万农户受益


时至今日,邓荫伟还清晰地记得,三十多年前的上世纪80年代,他开始进行隐性良种繁育与丰产栽培研究的时候,常常在村民的家里一住就是一个多月。农民看不懂邓荫伟在研究什么,但农民热情淳朴,为他们煮菜烧饭,隔三差五地变花样儿地招待好他们。


1990年4月的一个晚上,邓荫伟在兴安县高尚供销社四楼的会议室给村民进行银杏的栽培管护技术培训时,痛风病突然发作,腿脚肿痛得无法走动。


村民见状,赶快把邓荫伟背下楼,用担架抬着他,连夜走了十多里路送到医院。邓荫伟躺在担架上,听着山风吹过和村民焦急的交谈声,脚步声。那一刻,从桂北农家长大的邓荫伟心中暗暗下决心,一定要培育出长得快结实早熟产果量高的银杏来回报乡亲。


四十多年来,邓荫伟研究的油茶、银杏、金花茶等繁育栽培项目经过推广后,让广西乃至全国的数百万农户受益,由他主持或主要参加参加完成的成果,其技术推广应用为社会创效益达34.46亿元。


“让百姓多赚一点,少累一点;再多赚一点,再少累一点……”这是邓荫伟做科研时始终坚持的原则。对他来说,“最欣慰的时候,不是上台领奖,也不是获得专利证书,而是每次下乡时,农民激动地拉着我的手,告诉我亩产创新高,丰产又丰收的时刻。”特别是在桂北的兴安县和灵川县,邓荫伟有很多农民“粉丝”,因为他让当地农民种上了高产的油茶,有好财运,大家直唤他“财神爷”。邓荫伟回忆起下乡的时候,农民见着他,激动地拉着他的手说“我的油茶今年丰产啊,我拿点油给你哦”,这些都让他倍感欣慰!


 “我因心脏病入院做手术,但这段时间正是油茶管护的关键时期,农民朋友打电话请我去指导。于是,手术后两天我就出院,第三天就下乡了……”邓荫伟站在台上讲述自己的故事,台下的数百名观众屏息聆听,不时有人抬手拭去眼角的热泪。


这是今年5月25日,在南宁举行的广西脱贫攻坚先进事迹报告会上,邓荫伟手把手教农民栽培脱贫的事迹,感动了在场的很多人。


2004年,邓荫伟从桂林市林业科学研究所调到广西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工作。从一位林业科学工作者到教书育人,他把对待植物的热情延续到了讲台上,将勤勤恳恳、认真负责的科研工作态度带到了诲人不倦、薪火相传的教研工作中。


如今,对已年过六旬的邓荫伟来说,他矢志再为国家做一些事情,为此他去深山老林采回各种野生的苗木良种,种在校园里的实验苗圃里。从太阳出来到落下,起早贪黑地观察研究,用心地培育和改良油茶苗,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实验、实践、推广。


四十多年来,“卷起裤腿,撸起袖子”,邓荫伟就是这么勤勤恳恳、兢兢业业地劳作着,朴实地报答着生他养他的这片土地和人民。



人物档案


邓荫伟,男,生于1956年,广西阳朔人。现任广西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主要从事银杏(白果)、名优水果、速生树种等良种和丰产栽培技术研究。


邓荫伟工作四十多年来,先后获国家科技部、林业部、广西区科技厅等科技进步奖20多项次。其中“ABT生根粉推广”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四个经济树种良种选育和定向培育研究”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银杏优良株系和早实丰产技术推广”和“银杏主要病虫害综合治理推广”两项成果分别获广西2006年度、2007年度科技进步二等奖。


1991年获全国星火科技先进工作者称号,1993年10月被国务院授予“享受国家级政府特贴的专家”。邓荫伟先后荣获“全国先进工作者(全国劳模)”“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林业科技先进工作者”等30多项荣誉称号。



原文报道链接http://epaper.guilinlife.com/glrb/html/2018-09/11/content_1704382.htm?div=-1


QQ截图20180912085059.png




分享
0

广西师范大学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未注明其他出处的作品,版权均属于广西师范大学新闻中心,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广西师范大学新闻网”。 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其他来源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对其负责。

③ 有关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与本网联系。

※ 联系方式:广西师范大学新闻中心 Email:xinwen@gxn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