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9日至15日,我校化学与药学学院卢昕教授代表我校赴澳大利亚悉尼大学参加25th IUPAC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hemistry Education(第25届IUPAC国际化学教育大会)并做报告。
该会议是由悉尼大学与澳大利亚皇家化学会联合举办,来自世界各地的代表约五百人,其中包括中国及港台地区代表近二十人,围绕“Bridging the Gap”(弥合差距)的会议主题,为努力改进化学教育建言献策,通过进一步理解化学在世界中所发挥的作用而加深对化学学科的热爱,为今后化学教育的进步和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卢昕教授以“The Design, Research and Practice of Programmed Open Experiments for an Analytical Chemistry Laboratory Course in China”(程序性开放实验课程的设计、研究与实践——以中国一所大学的分析化学实验课为例)为题做分会场报告,详细介绍了程序性开放实验课程的设计依据、课程内容、教学过程及成效评价。来自英国Sheffield University,中国北京师范大学、厦门大学及中南大学,台湾地区国立台北师范大学及国立台北教育大学的代表表示了极大的关注,并共同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台湾地区代表当即向卢昕教授发出邀请,参加由他们承办的2019年亚洲化学教育大会。
卢昕教授对分析化学实验课程的研究已持续十余年,目前已形成完整系统的课程与教学模式,并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得到反复印证,充分显示出这一新颖独特的模式所具有的科学性、实效性、可操作性。其近年来在国内各类大型教学研讨会议上的报告都引起强烈的反响,被同行们称之为“具有启示性意义“的教学变革,对经典教育理论具有创造性的拓展。此次这一教学研究成果走出国门,向国际化学教育界进行展示,显示出化学与药学学院在教学研究上的不俗成就,更彰显中国化学教育工作者的文化自信。

卢昕教授在作报告

卢昕教授在跟国外同行交流
广西师范大学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未注明其他出处的作品,版权均属于广西师范大学新闻中心,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广西师范大学新闻网”。 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其他来源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对其负责。
③ 有关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与本网联系。
※ 联系方式:广西师范大学新闻中心 Email:xinwen@gxnu.edu.cn
点击排行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