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议现场
7月16日,由中国高等教育学会院校研究分会主办,广西师范大学承办,广西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广西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广西民族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和华中科技大学院校发展研究中心为支持单位的“大数据时代的院校研究与个性化教育”国际会议暨中国高等教育学会院校研究分会2018年会在桂林开幕。

会议现场
来自200多所高校和科研机构的700余位嘉宾学者与会,为期两天,共同围绕 “大数据时代的院校研究与个性化教育”进行深入研讨。本次会议旨在打开大数据背景下个性化教育的新局面,通过教育数据挖掘和学习分析改进教与学,从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高校科学化管理水平。我校副校长、教育学部部长、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孙杰远教授主持大会开幕式。

我校副校长、教育学部部长、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孙杰远教授主持大会开幕式
大会开幕式上,我校党委书记邓军教授首先代表广西师范大学,对与会专家学者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他强调要以十九大报告中关于发展高等教育事业的阐述为导向,促进高等教育系统健康发展,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向与会专家学者介绍了广西师范大学的历史、成就及奋斗目标。最后,邓军书记表达了对本次会议的希冀,也希望广西师范大学不断取得新成果,育人工程不断迈向新台阶。
我校党委书记邓军教授致辞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副秘书长王小梅教授表示,从最初组织开展院校研究的研究、探讨院校研究的理论和方法,到推动“院校研究的研究”走向院校研究,再到引导院校研究的研究走向规范化,历经十年的不懈努力,产生了初步成效。面对新时代院校研究中的诸多挑战,中国院校研究应当坚持“有用、有效、开放、创新”四个原则,从实际出发,聚焦问题,不断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充分发挥院校研究在中国高等教育发展进程中的作用。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副秘书长王小梅教授讲话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院校研究分会会长、华中科技大学文华学院院长刘献君教授向与会专家学者汇报了高等学会院校研究分会在历年的各项工作以及所取得的成果和产生的影响,指出院校研究要为学生发展决策,要引导教职工共同参与,鼓励各个院校积极建设双一流高校。他进行了“个性化教育的十个观念”的报告:个体生命具有独特性;个性=共性+特性;个体差异是教育的重要资源;万物得其本者生;学生需要是个性化教育的起点;创新精神培养是个性发展的核心;交往实践是个性化教育的重要方式;大数据为个性化教育创造了条件;培养学生个性,学校要有特色;开展个性化教育是教育者的一种境界,一种责任。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院校研究分会会长、华中科技大学文华学院院长刘献君教授讲话并作报告
开幕式后进行大会主题发言,由中国高等教育学会院校研究分会秘书长、华中科技大学陈敏教授,我校党委常委、校长助理王俊教授主持。
比利时根特大学Dirk Van Damme教授认为在当今快速发展的环境下,大学能否像近代时期那样继续发挥它们的重要作用,取决于大学的领导机制以及改变制度管理的能力。因此,大学面临的一大重要问题就是如何保持其长远的影响力以及学术教育的连贯性及如何继续发挥其在个性发展、社会和情感技能的重要作用。如果大学要继续掌控其评估功能,避免被劳动力市场需求方的人力资源行为接管,它们就应该重新思考评估的各项必要条件。

比利时根特大学Dirk Van Damme教授作报告
加州大学校长办公室常桐善博士对院校研究大数据的基本组成、院校研究大数据的整合和应用及高等教育多元化进行了介绍,并以加州大学院校研究多元化数据分析和报告为例,进一步做出解释。此外,他还介绍了个性化学习的特征、含义和内容。

加州大学校长办公室常桐善博士作报告
美国印第安纳大学高等教育与学生事务系、卡耐基高等教育分类项目主任Victor Borden 教授认为过去的院校研究大多始于美国研究院校的学术研究中心,如今院校研究已经扩展到全世界的高等教育范围之中,院校研究方面的工作自始至终都着眼于为高等教育管理者和决策者们提供支持信息,协助其对高等教育组织中的复杂、多方面运作做出计划、管理和评估。技术的发展对院校研究工作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使更多的个人和院校能够从循证决策中受益。

美国印第安纳大学高等教育与学生事务系、卡耐基高等教育分类项目主任Victor Borden 教授 作报告
英国巴斯大学名誉校长及客座教授Roger King 介绍了在一些高等教育部门的质量和相关问题的评估中,风险监管和风险管理的增长。预测大学中的风险事件是监督此类机构的有效手段,对此他表示怀疑。相反,他认为我们可以将风险更好地理解为弹性和可审计性。而且在高等教育机构中,数据驱动下的风险可审计性面临的主要困境是问责制减少了对地方一级绩效改善的关注。

英国巴斯大学名誉校长及客座教授Roger King作报告
日本东北大学教授Akiyoshi YONEZAWA指出日本综合性研究高校需进行多方面的院校研究活动。通过案例研究,分析院校研究作为复杂的生态系统所具有的组织结构及院校研究通过联系各利益相关方所起的作用。这些利益相关方包括高校领导者、院校研究专家、外部公共和私立机构、学者、行政人员和高校学生。

日本东北大学教授Akiyoshi YONEZAWA作报告
我校校长贺祖斌教授向与会专家学者阐述了“双一流”建设与地方高校的关系,指明地方大学是“双一流”建设的重要参与主体,他认为“双一流”建设的本质就是内涵建设。最后,贺校长提出在“双一流”视域下地方高校内涵式发展的路径选择包括优化结构:明确办学定位;提高质量:聚焦五个卓越;革新制度:用好“一个抓手”“三大策略”。

我校校长贺祖斌教授作报告
中国高等教育研究会院校研究分会副会长、院校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华中科技大学教科院赵炬明教授介绍了本科个性化教学及其出路,简明阐述发展AI个性化学习支持系统,并提出要开发以AI为基础的个性化学习支持系统,就要做好普及性的网络化学习和教学与大力开展以发展AI算法为目的的课程研究两个工作。最后,他还介绍了本科个性化教学的未来。

中国高等教育研究会院校研究分会副会长、院校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华中科技大学教科院赵炬明教授作报告
本次大会分为主题报告和分论坛报告的形式进行。分论坛报告将围绕院校研究与高校领导决策、新时代与院校发展新战略、高校课程建设与教学改革、学生调查与学习分析、院校研究的理论与方法五个分论坛专题进行深入探讨。
广西师范大学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未注明其他出处的作品,版权均属于广西师范大学新闻中心,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广西师范大学新闻网”。 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其他来源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对其负责。
③ 有关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与本网联系。
※ 联系方式:广西师范大学新闻中心 Email:xinwen@gxnu.edu.cn
点击排行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