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伟大时代呼唤伟大精神,崇高事业需要榜样引领”,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引下,我校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不忘初心,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做到“四个合格”,取得了丰硕的成效。为了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党97周年,学校新闻中心推出【榜样的力量】新闻专题,拟从身边人身边事中发掘师生党员榜样,打造“党建榜样”群体,以“身边人讲身边事、身边人讲自己事、身边人带身边人”为主线,引领广大师生党员立足本职,为学校的“双一流”建设和综合改革的实施,提供强有力的思想保证和舆论支持。
文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党委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十九大、学校第十一次党代会精神为指引,根据党中央、自治区党委、自治区高校工委和学校的工作部署,结合学院实际,努力开创学院工作新局面。
思想引领,理论先行--深入学习党的理论强根基
文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党委坚决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忠诚党的教育事业。通过“三会一课”、实地体验教育与考察等多种形式调动党员理论学习的积极性,形成了院党委中心组带头学,各党支部积极响应的良好学风,在师生中掀起了理论学习的高潮,营造了良好的学习氛围。文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党委组织开展了“学习党的十九大精神”、“两学一做”系列学习活动、“重走长征路,做合格党员”主题教育活动,先后到桂林廉政教育基地、八路军桂林办事处、湘江战役华江千家寺红军标语楼等教育基地进行实地考察,通过接触鲜活史料,强化廉政教育,提升理论涵养。
文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党委创新理论学习组织模式,通过院党委理论中心组成员挂联各教工和学生党支部,加强针对性指导,切实提升党员理论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效果。该院党委与广西期刊传媒集团党总支举行了理论中心组联合学习会,强化院企合作,助推党建工作,加强优势互补,实现互惠共赢。文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党委理论中心组聚焦新思想、新理论,三年间,共召开理论学习组学习会16次。
党建工作规范落实——扎实推进支部建设筑堡垒
以加强基层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为目标,文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党委通过召开学生干部座谈会、青年教工座谈会、系(中心)主任、教研室主任专题座谈会等形式来广泛听取群众意见,加强对党支部建设针对性的指导。三年来文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党委不断加强对学生党支部的指导与扶持力度。以重大事件时间节点为契机,指导学生党支部组织举办“5·10”思廉日系列主题活动、学习党的十九大精神主题党日活动、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2016年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座谈会、软弱涣散专项整治专题组织生活会等党支部活动。每学期在开学初举行学生党支部书记会议,布置学期工作重点和要点,明确党支部建设目标;学期中组织学生支委开展党务专题研讨,提升支委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学期末组织学生支部工作交流会,分享工作经验,提升业务水平。
文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党委严格发展党员程序,根据各年级积极分子的基本情况和特点,不断完善发展党员制度,规范党员发展程序,从德育、智育、社会活动等方面拟定了符合学生特点的《学院发展党员工作细则》《学院学生党员发展指导意见》等发展制度,制作《学院全面从严治党制度汇编》。文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党委坚持发展党员数量的原则,努力把好发展党员的质量关。每年的5月、11月,该院党委对各学生党支部发展党员工作进行规范性检查,进一步加强监督和落实。三年来,未发现文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有发展党员程序不合格等违规发展党员现象。目前,文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党委共有党员386名,教职工党支部4个,学生党支部7个。
文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党委深入贯彻“大学生党的基本知识教育工程”,充分利用学院分党校平台对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培养和教育活动。重点打造以课题研究促积极分子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品牌项目——积极分子研讨交流会。通过“大学生党的基本知识教育工程”,每年培养超过200名入党积极分子顺利结业,进一步提升青年团员理论修养、时事分析能力和合作学习能力,提供了坚实的后备力量。
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全面统筹学院工作收实效
文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党委坚持从学院实际出发,以服务好教职工和学生为主要目标,认真处理好党组织活动与教学科研等各项工作间的关系,统筹兼顾、相互促进、凝心聚力,营造良好的学院氛围,团结带领党员群众完成各项任务,在推动发展、深化改革、服务群众、维护稳定等方面取得一系列显著成绩。
以活动为载体定期举办“三八”节活动、春游活动,重阳节活动,气排球比赛、元旦活动等,增进教工之间的联系和交流;注重发挥工会在民主管理中的作用,维护好教职工合法权益;认真做好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工作,与他们保持着良好的联系和沟通;关心老同志的生活,召开离退休老同志座谈会,并向老同志通报学院发展情况。
文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党委将统战工作纳入党委年度计划,积极完善征求意见制度、情况通报制度、意识形态监督制度、交友联系制度等其他统战工作制度,积极引领学院教师开展一系列社会服务活动。岑学贵教授带领团队到南宁、柳州、桂林等地的图书馆、文化馆(站)群众艺术馆及社区开展了公共文化服务志愿活动;莫道才教授受邀担任央视《中国诗词大会》命题专家并参与广西电视台《凡事说理》节目,充分体现文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利用智库资源,反馈服务社会的良好成果。文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党委组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八桂行系列活动,先后走进桂平、防城港等地;文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党委不断加强对分团委的指导,分团委工作不断规范,凝聚力不断增强,2018年获得校五四红旗分团委第一名。新西南剧展重点剧目《花桥荣记》荣获第八届广西校园戏剧节一等奖,并赶赴来宾高中、桂海碑林等地演出,社会服务效果不断增强。
在文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党委引领下,该院不断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凝聚力不断增强。2017年学院申报中国语言文学一级博士点成功通过评审,在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中顺利进入前30%,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教师团队成功获得教育部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教学科研等工作均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广西师范大学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未注明其他出处的作品,版权均属于广西师范大学新闻中心,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广西师范大学新闻网”。 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其他来源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对其负责。
③ 有关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与本网联系。
※ 联系方式:广西师范大学新闻中心 Email:xinwen@gxnu.edu.cn
点击排行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