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7日下午,“大学英语智慧教学创新与研究”沙龙在育才校区外国语学院202会议室举行。本院教师、研究生参加了本次沙龙,来自广西师范大学漓江学院、桂林旅游学院、桂林电子科技大学的部分教师也参加了活动。
主讲人周晓玲教授从政策背景、语言学习实质、改革目标、智慧教学以及教师发展五个维度对会议主题做了深入的阐释。她详细解读了《2014教育部工作要点》、《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教育部《教育信息化“十三五”规划》、《大学英语教学指南》、《中国英语能力等级量表》以及教育部副部长林蕙青《一流大学要办好一流本科教育》等重要文件。周教授认为,在当前教育背景下教育教学创新与改革的必要性以及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的重要性值得我们关注。就语言学习的实质,她谈到,教学应以学生为中心,重视培养和激发学生的思辨能力与创新能力。鉴于当前大学外语在“教学-学习-评测-管理”四模块上的不足,周晓玲教授提出了具体的改革目标并倡导创建“大学英语智慧教学”模式。她从智慧教学的理念、建设思路、课堂模式、教师角色转变以及教师发展做了细致全面的讲解,并结合当前外国语学院使用“大学英语智慧教学云平台”的数据,直观呈现了“基于云平台管理的大学英语智慧教学模式”所取得的重要成果及其对教研发展的推动作用。
在讨论环节,王越老师提到智慧教学具有灵活性、创新性、愉悦性、以及高效性的优点,对教学改革具有很好的推动作用。潘赛仙老师、宁见红老师与蒙岚老师随后对智慧教学体系下教师发展与角色转变发表感想。三位教师结合以往的教学经验共识到:教师作为学习资料的提供者在新的教学体系下应积极提高网络学习资料的搜索、甄别、整理等方面的能力,为学生提供优质教学资源。董思思老师提到智慧教学体系中“in-class”部分的补充可以更好地为教师更灵活的课堂教学活动提供支撑。刘燕梅老师通过大量查资料发现大学英语智慧教学课题具有广阔的研究空间,并为在座各位教师以及研究生提供了部分研究角度作为参考。漓江学院何玲主任、旅游学院史鸿雁老师以及来自桂林电子科技大学的各位老师也参与发言环节,表达了此次研讨让他们拓宽了学术视野,增长了不少见识。
最后,外国语学院负责人点评并总结陈词。他指出“智慧教育”理论框架可以从情感教育、文化教育、全人教育三个维度进一步深入,结合国家教育改革方针,突出自身特色,把握好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这一大趋势,为“双一流大学”的建设添砖加瓦。
此次沙龙活动,可谓话题前沿,与时俱进,讨论热烈,促进了教学改革与研究,同时为兄弟院校之间交流拓宽了路径。
广西师范大学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未注明其他出处的作品,版权均属于广西师范大学新闻中心,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广西师范大学新闻网”。 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其他来源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对其负责。
③ 有关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与本网联系。
※ 联系方式:广西师范大学新闻中心 Email:xinwen@gxnu.edu.cn
点击排行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