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资讯  教学科研

正文字体:

我校召开2018年“大类招生、分流培养”工作研讨会



来源:教务处 作者:高教研究室 日期:2018-04-26 点击:837

我校自2015年起实施“大类招生”计划,通过大类招生、大类培养等新招生模式,旨在进一步优化我校生源结构,推动专业调整升级,打破传统招生工作模式中的专业壁垒,提升学校各专业资源的共享程度和专业建设水平。截至目前为止,我校有7个学院共计9个大类专业实行“大类招生”方式,涉及文理科不同的专业18个。在实施过程中,对学院整合、优化专业资源,提升生源质量起到了积极作用。为了进一步推进大类招生及培养工作,总结工作经验,解决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更好地将实践经验应用到具体大类招生及培养工作中,努力为建设“双一流”工作提供优质生源保障,近日,我校召开2018年“大类招生、分流培养”工作研讨会。会议由校党委常委王俊主持。教务处、学工部(处)、研究生学院、已开设和计划开设大类招生专业的学院(部)等负责人参加了会议。


会议围绕“大类招生”“专业分流”和“本硕培养”三个议题开展。教务处负责人首先对目前我校在“大类招生”“专业分流”方面的工作情况进行了简要汇报,并提出“本硕培养”方面的设想。王俊常委对此指出,各学院大类招生工作开展的时间不一,成熟程度不同,各专业大类分流具体方案由各学院制订并实施。各学院针对大类培养和专业分流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要积极交流和探讨,并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


各学院(部)、职能部门围绕议题展开了深入的交流和探讨,并逐一提出意见与建议:一方面应到大类招生做得早、做得好的外省院校进行调研,另一方面也要组织资深专家到我校开展相关的培训活动,并从制度和政策上予以支持;同时,根据专业差异性各个学院要尽快制定专业分流实施方法,加强对学生专业认知和专业调整的引导,加强学生的心理疏导、职业发展指导;鼓励优秀学生考研,为学生考研读研创造良好条件。


最后,王俊常委讲话:第一,关于大类招生工作,要走出去,形成“校—校”“师—师”“师—生”的调研模式,拓宽大类招生宣传方式;第二,针对“本硕培养”的问题,各学院、各职能部门之间要进行调研、思考和交流,并在调研基础上,尽快出台符合我校校情的“本硕培养”方案与政策,推动我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提高我校人才培养质量。


1.jpg

王俊常委讲话


2.jpg

研讨会现场



分享
0

广西师范大学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未注明其他出处的作品,版权均属于广西师范大学新闻中心,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广西师范大学新闻网”。 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其他来源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对其负责。

③ 有关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与本网联系。

※ 联系方式:广西师范大学新闻中心 Email:xinwen@gxn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