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视点

正文字体:

【全校宣传思想文化建设优秀成果】原创校史话剧《杨东莼》



来源:新闻中心 作者: 日期:2018-04-24 点击:820

【编者按】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对于推进高等教育改革发展、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全面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学校第十一次党代会明确提出,加强大学文化建设,全面提升学校文化软实力。要 坚定师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深化大学文化的传承创新;着力加强校园公共文化服务建设;深入开展文明校园创建活动;不断增强学校文化的辐射力。


2017年,我校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在校党委的领导下,坚持正确的发展方向,紧紧围绕学校中心工作、服务大局,真抓实干、狠抓落实,为推动学校的发展营造了良好的舆论氛围,涌现了一批先进个人,取得了一批丰硕的校园文化建设成果。


从今日起,校园新闻网推出专栏,陆续刊发展示2017年度全校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先进成果,敬请关注。



回顾我校85年的办学历程,其深厚的话剧传统不容忽视。1932年建校伊始,首任校长杨东莼就从上海请来了进步作家沈起予前来任教并组织剧团进行话剧演出。此后,陈望道、沈西苓等人在我校组织了大规模的话剧运动,还走出校外进行公演,影响很大。到了20世纪40年代,我校在抗战的战火中辗转迁徙,仍坚持着举行话剧演出,以这种广大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宣传着民主和平。新中国成立后,尤其是在历经了十年浩劫之后,我校在80年代迎来了话剧的春天。近几年来,在学校领导的支持、文学院师生的努力下,“新西南剧展”又掀起了我校的话剧风潮。


然而,从我校此前的话剧演出来看,选择的剧本大多数是校外作家、编剧所写的剧本,剧本的内容也并非展现我校的历史。因此,原创校史话剧《杨东莼》以“师大人讲师大故事”为思路,由本校的教师担任主笔撰写剧本,剧本内容是我校首任校长杨东莼带领一批地下党教师培养进步学生的故事,展现我校八十多年来的历史变迁。并由我校学生将该剧搬上舞台,“师大人演师大故事”,具有致敬先辈、缅怀校史的特殊意义。


话剧《杨东莼》主题鲜明,人物鲜活,情节有起伏,符合实际演出的要求。该剧在内容上既彰显我校首任校长杨东莼的办学理念、个性特征,又刻画出当时的进步师生的群体形象,还在时空转换的基础上展现我校八十多年的历史变迁,有今昔的对比和呼应。


作为我校第一部原创校史话剧,《杨东莼》的成功上演是宣传部、档案馆、校团委、音乐学院等多个部门通力合作的成果。既为校庆工作打造了亮点,也为我校“双一流”建设中“建设一流文化”发挥了作用。


建校85周年校庆日当晚的精彩演出使得在场师生和校友深受感动,也深深为我校的光荣历史而自豪。可以说,这部话剧使在场师生都受到了一次生动的校史、党史教育。


话剧的剧本创作尤为艰辛,2017年1月至9月期间,八易其稿,每一个历史细节都进行严谨的考证,凝聚了谢婷婷、齐福伟两位编剧的大量心血。而把话剧搬上舞台,组织排练,组织演出更是需要各部门各师生的通力配合。从9月初到10月12日正式演出者一个月的时间里,在宣传部、校团委的大力协助下,以郝芸导演为首的三人导演小组(包括郝芸、齐福伟和表演指导李超)从选拔演员培训演员,从舞美灯光音乐服装的设计制作,到协调演出场地以及道具服装等设备管理人员的培训,进行了高强度的排演。剧中的演员大部分是我校大一大二的学生,来自法学院/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音乐学院、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文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体育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经济管理学院、数学与统计学院、生命科学学院、计算机科学与信息工程学院、国际文化教育学院等11个学院,百分之九十几是没有上过话剧舞台的初学者,能在短时间内全身心地投入到话剧的排练中,并以精彩的演出赢得了校庆日当晚的雷动掌声,他们是师大的骄傲。


图片1.png

图片2.png

演出剧照







 



分享
0

广西师范大学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未注明其他出处的作品,版权均属于广西师范大学新闻中心,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广西师范大学新闻网”。 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其他来源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对其负责。

③ 有关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与本网联系。

※ 联系方式:广西师范大学新闻中心 Email:xinwen@gxn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