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张婷婷)“要努力实现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使之与现实文化相融相通,共同服务以文化人的时代任务,要让收藏在禁宫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日前,依托广西师范大学图书馆丰富的古籍资源和广西壮族自治区级古籍修复中心的人员优势,广西师范大学开展图书馆优质服务月活动之古籍修复体验活动。
全校各院系共22名学生参与此次活动。此次活动分为古籍修复知识讲解、馆藏古籍精品参观、古籍修复与装订体验三部分,集知识获取、实体参观、动手体验于一体。学生刘方进是一名中国古代史专业的研究生,每天都会阅读很多电子版古籍,这次体验让他对古籍有了更多了解,也让他对古籍更为热爱。
古籍是中华民族文化的载体,古籍修复是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古籍修复体验融知识性、技术性、趣味性于一体,逐渐成为在校大学生选修学习的课目。该活动信息一经公布,便吸引大量学生关注和报名。广西师大将持续推出面向全校学生的传统文化学习活动,以适应新时代教学改革要求。
原报道链接:http://paper.jyb.cn/zgjyb/html/2017-12/18/content_491364.htm?div=-1

广西师范大学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未注明其他出处的作品,版权均属于广西师范大学新闻中心,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广西师范大学新闻网”。 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其他来源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对其负责。
③ 有关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与本网联系。
※ 联系方式:广西师范大学新闻中心 Email:xinwen@gxnu.edu.cn
点击排行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