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生命科学学院在雁山校区文四区301教室举办以“公益伴我行”为主题的道德讲堂活动。本次活动荣幸地邀请到了我校社会工作教研室主任何乃柱老师作主讲,出席参加本次活动的有生命科学学院分团委学生会以及2017级全体本科生。
此次活动共分为六个环节,分别为:唱歌曲——《明天会更好》;学模范——《公益行》;诵经典——《公益之歌》;讲故事——公益伴我行;发善心——观众发表参加本次活动的心得体会;送吉祥——工作人员给发表感想的同学发奖品。活动伊始,主持人首先介绍主讲嘉宾及老师,随后进入活动的第一个环节“唱歌曲”,全体起立齐唱歌曲《明天会更好》,紧接着通过观看公益视频《公益行》、朗读《公益之歌》,感受做公益带来的喜悦与温暖。活动第四个环节“诵经典”,是由何乃柱老师主讲,何老师首先组织观众进行了一个小游戏,引发观众的积极参与,之后列出中国残疾人约一亿人、精神病患者约1500万、自闭症儿童约160万等数据来使观众了解各类需要帮助的人。
何乃柱老师以做公益的亲身经历阐述了自己何时开始做公益、参与的公益活动、自身参与公益活动的感受,通过讲述公益事业的现状让同学们更加了解公益,而后又引出作为学生怎样做公益、学生做公益的途径等内容,并重点讲解了学生可以参加学校公益社团做公益这一部分,使在场的同学们认识到了生活中处处都有需要有帮助的人、事、物。同时何乃柱老师表明做公益要心怀感恩,做公益是“生命的触动”, 是“匹夫之责”, 是“专业之情”,做公益需要每个人的积极参与,倡导在座的同学们要积极投身于公益活动中,为公益事业献出绵薄之力。最后,何老师朗读了他写给同学们的《假如大学可以重来》,通过回忆自己的大学时光,给同学们提出生活上、学习上的建议,指引同学们规划好自己大学四年。主讲嘉宾讲授完毕后,同学都积极发表自己的心得体会,表达自己对公益活动的了解并向老师提出疑问寻求答案,发言的同学们都表示热爱公益,在帮助别人的同时自己也获得了快乐。
道德讲堂之“公益伴我行”活动在热烈的掌声中落下帷幕,本次活动开展得非常顺利,活动内容丰富,现场氛围也非常活跃,更是激励了在座的青年学生志愿投身于公益活动,也让同学们懂得,尽自己最大的能力帮助他人,其实也是一种快乐的享受。希望更多的有为青年能够用公益行动回报社会,回报祖国!
广西师范大学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未注明其他出处的作品,版权均属于广西师范大学新闻中心,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广西师范大学新闻网”。 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其他来源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对其负责。
③ 有关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与本网联系。
※ 联系方式:广西师范大学新闻中心 Email:xinwen@gxnu.edu.cn
点击排行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