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视点

正文字体:

【喜迎党代会•砥砺奋进的五年】体育学院:同舟共济体育梦 风雨兼程达人路



来源:体育学院 作者: 日期:2017-11-13 点击:906

【编者按】时光荏苒寒暑易,波澜壮阔大手笔;五年砥砺扎实干,五年奋进谱新篇。为了迎接党的十九大和学校第十一次党代会的胜利召开,进一步振奋精神、调动师生积极性,凝心聚力促新时期发展,砥砺奋进建高水平大学,广西师范大学党委宣传部/新闻中心特推出“砥砺奋进的五年”新闻专题,分为学校专项篇和学院巡礼篇。其中,学校专项篇由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与创新、国际交流和党的建设等部分组成;学院巡礼篇由学院发展综述、学院党委书记谈党建署名文章、知名教授或院友谈学院发展等部分组成。“砥砺奋进的五年”新闻专题力求充分展示党的十八大、学校第十次党代会以来,广西师范大学这五年来的丰硕成果,为学校建设高水平大学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广西师范大学体育学院是广西体育院校的龙头学院,座落在“山水甲天下”的桂林市。其前身是1973年成立的体育系,2001年,学校院系专业调整,更名为体育学院,是广西最早招收和培养体育专业本科生、硕士研究生和体育硕士专业研究生的单位。学院现有教职工129人,各类学生1500人,其中全日制本科生1360人,硕士研究生160人。2010年学校公共体育部并入体育学院,进一步优化办学功能,既凸显专业发展优势,又兼具社会服务并重的育人基地。


学院将立足八桂,面向全国,放眼世界,着力打造本科生和研究生为主体的特色品牌教育,坚持“广西领先,全国知名,世界影响”的办学理念,逐步形成学院特色鲜明的教学科研成果。


党建凝聚显成效 


学院党委下设理论、田径、篮球、综合球类、武水、体操、公共体育及各年级学生共十个党支部,学院党建工作覆盖体育系、运动系、社会体育系、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系、公共体育教研部、校级体育科学研究所等所有二层机构。学院现有教职工129人,教工党员78人,占教师总数的60%;博士、硕士学位教师66人,其中教工党员54人,教工党员占高学历、高层次教师总数82%;现有学生共1460人,学生党员120人,占学生总数的8%;教工党员中有国际级和国家级裁判21人,教育部全国高校体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1人,中国体育科学学会体育社会学、运动生理学、体育史学、学校体育学专业委员会委员各1人。学生党员中有20人曾获得世界级别冠军,30人曾获得国家级别冠军。


学科优势谋发展  学院是广西最早招收和培养体育专业本科生、硕士研究生和体育硕士专业研究生的单位。经过几代体育人的不懈奋斗,学院已经发展成为多层次、多类别、综合性的体育学科办学实体。目前,学院拥有体育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和体育硕士专业学位授予权,设置体育教育、运动训练、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等四个本科专业;体育人文社会学和体育教育训练学是自治区重点学科;据业内权威机构统计,我院学科在全国同类学科排名第25位,体育学硕士授权排名第9,体育专业硕士通过教育部学位办评估;2015年体育本科专业群获得自治区优势特色专业群建设立项。


教学科研结硕果


自 2012年至2017年,我院教师共主持了国际级项目9项,其中7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2项省部级项目,还有部分横向项目,并已获得5项广西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项目立项。学院研究成果较为突出,这些年来出版专著13部,发表高水平论文100余篇,获得国家体育总局科研成果奖1项,自治区优秀成果奖2项,5篇论文入选巴西里约第31届奥林匹克运动会国际体育科学、教育和医学大会(ICSEMIS)。在教学训练当中,通过我们不断传承和创新,体育学院学生近几年比赛硕果累累,共斩获9项世界冠军、1项世界亚军、3项世界第三名;3项亚洲冠军;9项全国冠军;12项全国大学生冠军;20个广西大学生冠军;2013年获得中国大学生体育协会田径分会颁发的“突出贡献单位”奖;2015年获得中国大学生体育协会跆拳道分会颁发的“突出贡献单位”奖;2016年获全国啦啦操委员会颁发的“全国啦啦操五星级俱乐部”;2015年 3位教师分别获得第十四届广西高校教育教学软件应用大赛1个一等奖和2个二等奖;1项成果获广西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


创新人才善培育 


多年来,学院为国家和地方培养了2万余名各层次体育人才,他们中不乏世界冠军、国家名将、体坛名师、政界英才、商界精英、企业高管和海外名流。学院是广西重点中学体育教师的摇篮。是西南地区体育高层次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从学院走出去的“体育达人”,成为广西乃至全国体育业界的精英佼佼者;在近些年来的各类体育盛事当中,我们培养出了吴数德、陆永、唐灵生、肖健刚、兰世章、丘乐、李争、吴艳艳、莫芷欣、何宇翔、黄小惠、邓猛荣、蒋蕙花、陆春敏等多位奥运会冠军、世界锦标赛冠军、世界杯赛冠军,残奥会冠军以及张文周、李晨颖、李兵、黄月珍等亚洲冠军;培育了覃发达、刘宇、黄明琪、李燕、胡文斌、秦力杨等50多位全运会、全国大学生运动会、全国啦啦操大赛、全国龙狮大赛、全国武术锦标赛冠军。学院多次获广西高校先进基层党组织和校级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研究生支部、本科生支部连续评为广西高校先进党支部。


文化传承惠社会 


学院秉持“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有所为、有所不为,发挥比较优势、形成后发优势”的原则,搭建服务平台、培育服务团队、多出服务成果、产生服务效益,积极参与民族地区的社会经济文化建设。近五年来,先后承担着国家社会体育指导员,一级社会体育指导员,游泳救生员,2013年以来,学院成功承办2013年中国大学生“应氏杯”围棋锦标赛、2013年全国大学生跆拳道锦标赛、2014年全国高等师范院校田径运动会、2015年全国大学生田径锦标赛、2015年广西首届“千里杯”大学生足球赛、2016年广西第十一届学生运动会、2017年受区教育厅委托组建全国第十三届学生运动会广西大学生组运动代表队,以及帮助桂林市各大高校、中学和社区组织、策划并执裁各类体育运动赛事,师生们出色的组织协调能力、令人称道的专业水准得到中国大学生体育协会及各专项分会、参赛单位、社会群体的高度赞誉。与此同时,广西高校体育基础教学实验中心示范中心,国家体育总局“国家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基地”、国家体育总局体育文化发展中心“体育文化研究基地”;中国龙狮协会“中国-东盟龙狮文化研究基地”,广西体育局“广西民族体育产业研究基地”等体育人文实践基地先后落户学院。


国际交流上台阶 


学院立足八桂,充分利用广西.东盟发展的国际平台,积极开展国际区域的学术交流与合作,迅速提升学院学科参与高水平合作的能力,赢得了较高的学术技艺声誉。近五年来,马龙啦啦操团队每年均赴海外参与国际专业赛事竞技,取得5个世界级冠军,1个世界级亚军,4个全国冠军;2013年和2015年参加第二、三届东盟国际武术节,共获得国际级冠军10个;国际级亚军6个。先后与美国犹他州大学、泰国大学、越南(北宁体育大学、峴港体育大学、河内体育师范大学、胡志明体育师范大学)等多所大学建立了体育学科之间的学术协作关系;派出教练员为越南田径、举重、排球等项目进行提高训练,协助培养了越南全国冠军12人次,培育了众多东盟国家校友近100人,形成了开放、合作、共赢的体育文化与办学格局。


在近五十年的办学历史中,学院一直秉承“尊师重道、敬业乐群”的校训精神和追求“更高、更快、更强”办学原则,注重教学、科研和技能全面发展,目前已成为广西综合实力最强的体育院校。我们将立足八桂,面向全国,放眼世界,积极开展国际领域的技艺交流与学术合作,注重民族地区的文化传创和人才培育,主动发挥体育服务社会健康功能,努力建成区内领先、国内一流、国际具有重大影响力的体育强院。


【喜迎党代会•砥砺奋进的五年】新闻专题

http://news.gxnu.edu.cn/detail/bef2137b21e24ba7a8ff4739525fe49a



 体育学院 - 副本.JPG鸟巢田径场 - 副本.JPG

雁山场馆 - 副本.JPG




分享
0

广西师范大学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未注明其他出处的作品,版权均属于广西师范大学新闻中心,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广西师范大学新闻网”。 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其他来源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对其负责。

③ 有关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与本网联系。

※ 联系方式:广西师范大学新闻中心 Email:xinwen@gxn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