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视点

正文字体:

【喜迎党代会•砥砺奋进的五年】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篇



来源: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 作者: 日期:2017-11-10 点击:1055

【编者按】时光荏苒寒暑易,波澜壮阔大手笔;五年砥砺扎实干,五年奋进谱新篇。为了迎接党的十九大和学校第十一次党代会的胜利召开,进一步振奋精神、调动师生积极性,凝心聚力促新时期发展,砥砺奋进建高水平大学,广西师范大学党委宣传部/新闻中心特推出“砥砺奋进的五年”新闻专题,分为学校专项篇和学院巡礼篇。其中,学校专项篇由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与创新、国际交流和党的建设等部分组成;学院巡礼篇由学院发展综述、学院党委书记谈党建署名文章、知名教授或院友谈学院发展等部分组成。“砥砺奋进的五年”新闻专题力求充分展示党的十八大、学校第十次党代会以来,广西师范大学这五年来的丰硕成果,为学校建设高水平大学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是广西师范大学历史最悠久的院系之一,其前身为1932年成立的广西省立师范专科学校历史专修科,迄今已走过了85年的辉煌历程。著名史学家杨东莼、薛暮桥、黄现藩、万仲文、陈伟芳、钟文典等专家教授均留下了辛勤耕耘的足迹。2006年更名广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五年来,学院共招收本科生1023人,研究生(含MTA专业学位)707人,与此同时,为社会输送了大批优秀人才,分布在全国乃至世界各地,学院各方面的发展也取得了较大成就。


一、学院科教平台较高


学院现有历史学、旅游管理学、文化产业管理和酒店管理等四个本科专业,拥有一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点——世界史,另有经济史、人类学、民俗学、民族学、中国少数民族史、课程与教学论(历史、旅游管理)、史学理论及史学史、考古学及博物馆学、历史文献学、专门史、中国古代史、中国近现代史、旅游管理等十五个硕士学位点及教育硕士(历史学科教学)、旅游管理硕士(MTA)二个专业硕士点。


学院现有八个研究机构,其中广西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中国•东盟历史与现实研究中心”为区属研究中心,广西高校重点建设研究基地——“广西文化产业研究基地”为广西高校重点研究基地。校级研究机构有广西师范大学地方民族史研究所、广西师范大学宗法与民俗文化研究所和广西师范大学旅游与文化产业研究中心、广西师范大学旅游研究所、广西师范大学靖江王府博物馆。


二、学院师资素质优良


学院现有在职教职工61人,其中专任教师50人,专任教师中有教授16人,副教授23人,专任教师中具有博士学位的30人。教师当中有获国务院特殊津贴称号的专家2人、全国模范教师1人、全国优秀教师1人、教育部新世纪人才支持计划1人,广西优秀专家1人,广西教学名师1人,广西有突出贡献科技人员1人,广西十百千人才6人,广西高校优秀人才3人,广西高校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1人,桂林市拔尖人才1人。


三、人才培养质量较高


学院坚持“以育人为根本,以发展为主题,以教学为中心,以质量为生命,以服务社会为导向”的办学理念,大力加强学科建设,着力打造一支“水平高,业务精,能力强”的专业队伍,培养基础扎实、素质良好、适应性强、具有创新精神的专业人才。经过多年的努力,毕业生质量逐年提高,毕业生的就业率在学校一直保持在较高水平,本科生和研究生的就业率多次得到了学校的肯定,多次荣获广西师范大学就业工作先进集体荣誉称号。在全国大学生口述史竞赛中多次夺冠,在全国高等师范院校历史教学技能大赛中取得佳绩。


四、学院科研成果丰硕。


2013年以来,学院先后获得国家级科研项目29项,其中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9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项,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项目7项;获得广西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2项、二等奖3项,学院2个青年研究团队入选广西文科中心“‘人文强桂’优青特色研究团队”。 学院承担了各类横向科研项目数十项,其中研究经费超100万元的大型横向科研项目3项,纵横向科研经费位列学校文科学院之首。


学院一贯重视课程建设,培育了一批省级重点本科专业和本科精品课程,历史学为国家级特色专业、中国近现代史为广西教育厅重点建设学科,中国近现代史、中国古代史、历史教学论等课程为广西高校精品课程,中国古代史和广西地方史为广西高校重点建设课程,旅游经济、旅游规划、世界古代中世纪史、中国古代史、旅游生态学、考古学概论等课程为广西师范大学校级精品和重点建设课程。


五、学院服务社会声誉良好


学院将坚持发挥学科优势,以提升学科与产业的融合度为目标,走产教融合之路,在旅游、历史文化资源保护与利用、地方历史研究等领域,为地方社会经济发展提供优质服务,以拓展办学资源。发挥广西历史学会、广西教育学会历史教学专业委会、桂林历史文化研究院挂靠我院的作用,加强史学研究、服务广西经济社会发展、引领历史学科教学改革,巩固学科在广西区域的话语权,扩大在国内的学术影响,利用省级旅游规划设计资质、导游培训资质为广西旅游行业服务,提升我院横向联系的深度和广度,提升学院的整体影响力。


学院强调协同创新,开拓科研平台,与上海交通大学国家文化产业创新与发展研究基地联合成立的“国家文化产业创新与发展研究基地广西师范大学研究中心”,与桂林的非遗传承人合作,共建广西师范大学“文化遗产研究所”,服务地方经济。


六、学院国际交流不断扩大


随着学院不断发展壮大,国际交流合作活动越来越多,先后接待来自越南、泰国、澳大利亚、美国等多国的多批访问团和专家、学者,充分利用桂林国际旅游名城这张靓丽的名片,发挥旅游管理专业优势,认真学习各种外交知识,积极探索国际办学的途径和方法,学院已安排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到泰国、越南的高校进行实习,安排相关老师互访,加强国际交流合作,学院积极开展留学生招生宣传工作,与国教院合作组织留学生来到我院参观,帮助留学生了解我院学科特色和学习环境,并邀请留学生参加学院举办的毕业晚会、迎新晚会等活动,吸引了分别来自美国、泰国、越南、印度尼西亚、尼日利亚等国家的留学生来学院留学,在校留学生长期稳定在30人左右。


七、学院党的建设不断加强

多年来,学院党委一如既往狠抓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和制度建设,已成为学院和谐发展的领导和推动力量。通过理论中心组学习和专题学习讨论,使党员领导干部时刻牢记各项廉洁自律要求和党的纪律底线。通过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活动,提高师生的政治思想觉悟,进一步提高党员干部的廉洁意识,通过参观红色教育基地,缅怀先烈,弘扬长征精神,铭记历史,不忘初心,砥砺前行,教育全体教职工时刻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做人民满意的光荣教师。


【喜迎党代会•砥砺奋进的五年】新闻专题

http://news.gxnu.edu.cn/detail/bef2137b21e24ba7a8ff4739525fe49a


广西第十四次社科优秀成果颁奖大会 - 副本.jpg

广西第十四次社科优秀成果颁奖大会

刘祥学 享受政府特殊津贴、 陈洪波 广西“十百千人才工程”第二层次人选获选者 - 副本.JPG

刘祥学教授享受政府特殊津贴、 陈洪波教授获批广西“十百千人才工程”第二层次人选

王城博物馆 - 副本.JPG

2017年1月6日,王城博物馆开馆

长征精神 - 副本.jpg

在学校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诗词诵读会上,文旅学院演绎的“长征精神”





分享
0

广西师范大学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未注明其他出处的作品,版权均属于广西师范大学新闻中心,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广西师范大学新闻网”。 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其他来源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对其负责。

③ 有关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与本网联系。

※ 联系方式:广西师范大学新闻中心 Email:xinwen@gxn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