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时光荏苒寒暑易,波澜壮阔大手笔;五年砥砺扎实干,五年奋进谱新篇。为了迎接党的十九大和学校第十一次党代会的胜利召开,进一步振奋精神、调动师生积极性,凝心聚力促新时期发展,砥砺奋进建高水平大学,广西师范大学党委宣传部/新闻中心特推出“砥砺奋进的五年”新闻专题,分为学校专项篇和学院巡礼篇。其中,学校专项篇由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与创新、国际交流和党的建设等部分组成;学院巡礼篇由学院发展综述、学院党委书记谈党建署名文章、知名教授或院友谈学院发展等部分组成。“砥砺奋进的五年”新闻专题力求充分展示党的十八大、学校第十次党代会以来,广西师范大学这五年来的丰硕成果,为学校建设高水平大学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谋定而后动,帆正启远航
2013年 《发展定位规划(2013-2020)》启动编制,学科专业集群正式纳入发展战略。
2014年 《广西师范大学章程》修订版经教育厅核准,为学校依法治校提供了“圭臬”。
2015年 《深化综合改革总体方案和任务分工方案》制定完成,以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为主体,以治理结构改革、评价体系改革为两翼的“一体两翼”综合改革稳步推进。
2016年 《“十三五”事业发展规划》公布, 构建了学校、部门(专项规划)、学院三位一体的规划体系。
2017年 以高水平大学建设为主题的发展与改革研讨会召开,“双一流”建设工作加码推进。
不谋全局者不足以谋一域,不谋万世者不足以谋一时。加强战略引领,强化规划部署,是高校达成共同愿景、形成统一行动、实现共同目标的重要方式。五年来,学校深刻认识到高水平大学建设过程中战略规划的关键作用,坚持谋定后动,着力优化改革发展顶层设计,切实维护战略规划的严肃性、权威性,着力远航致远,扎实推进各项工作。
精心谋划未来,蓝图指引航向
《礼记·中庸》云:“凡事豫则立,不豫则废。”建设高水平大学一直是学校的追求与目标。“双一流”建设是党中央、国务院在新的历史时期,为提升我国教育发展水平、增强国家核心竞争力、奠定长远发展基础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是当前中国高校的重大责任和难得机遇。作为省部共建高校与广西的重点高校,如何在国家“双一流”建设战略下合理定位,加快高水平大学建设,是学校在追问、思考、解决的问题。
2013年,学校在编制发展定位规划时初步提出了“建设国内先进、国际知名、教师教育特色鲜明的教学研究型地方综合性大学”的办学定位,2014年,在修订的大学章程中予以确认。2015年编制综合改革总体方案时,学校结合新时期高校“双一流”战略及广西“强基创优”计划的良好契机,进一步深化了目标内涵,将“国内先进、国际知名、教师教育特色鲜明的教学研究型地方综合性大学”与建设“国内高水平大学”统一起来,确立了建设国内高水平大学(即国内先进、国际知名、教师教育特色鲜明的教学研究型地方综合性大学)的学校中长期战略目标,并结合“十三五”发展规划编制、第十一次党代会报告研制,制订了新“三步走”战略部署,力争到2032年建校100周年时,全面建成国内先进、国际知名、教师教育特色鲜明的国内高水平大学。五年来,经过密集的多角度的顶层设计方案研制和部署,全校师生进一步厘清了发展思路,明确了战略举措,形成了主动面向未来的“大规划”发展氛围,“建设国内高水平大学”的目标愿景深入人心,建设高水平大学的前行路径日益清晰。
建设现代大学制度,夯实远航基石
提升学校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现代化,建立健全现代大学制度,是高水平大学建设的根基。五年来,学校致力于完善现代大学制度的顶层设计,全面优化治理结构,扎实推进依法治校。学校于2014年开始修订大学章程,并成为广西首批大学章程获核准的两所高校之一。学校以大学章程的修订和实施为抓手,全面推进依法治校,系统梳理党委权力、行政权力、学术权力、民主权力等要素之间的关系,优化治理结构,加快建立现代大学制度。自治区教育厅向全区高校公文全文转发了我校大学章程建设经验材料,并于2014年、2015年分别在我校召开了全区高等教育工作推进会、全区高校章程建设工作推进会,有效发挥了我校章程建设在全区的试点示范作用。
作为在区内首批试行党委常委制和总会计师委派制的高校,学校以大学章程为总纲,坚持和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三重一大”制度以及党委中心组学习制度,进一步提高领导班子的决策水平和执政能力;完善教授治学机制,改革学术治理架构,组建新学术委员会,发挥教授治学主体作用;完善师生权利保障制度,健全教代会闭会期间的运行机制,设立教代会执委会及5个专门委员会,构建公开透明的监督机制;改革社会参与方式,健全社会支持和促进学校发展的长效机制;深入推进规章制度立改废释工作,梳理、修(制)订并在学校信息公开网集中全面公布学校现行制度文件(200多份),印制下发《广西师范大学规章制度汇编》,以大学章程为核心的现代大学治理体系有效建立起来。
抓好综合改革,保障远航致远
“惟改革者进,惟创新者强”。高水平大学的建设不是轻而易举、一蹴而就的事情,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事情,改革是激发教育发展活力和动力的重要途径。作为广西高等教育综合改革试点单位,五年来,学校紧密围绕“国内高水平大学”的目标,强化改革发展的顶层设计,制定了以人才培养为主体、制度保障完善与条件保障充分为两翼的“一体两翼”综合改革总体方案和任务分工方案,统筹实施治理结构、培养模式和评价体系三大系统的综合改革,为高水平大学建设提供了具体的改革抓手。
2016年,学校以全面深化综合改革为着力点,编制了“十三五”发展规划,构建了由学校总体规划、专项规划及各学院(部)规划构成的三级规划体系,进一步细化了五年规划周期内改革发展的“路线图”。试点工作开展以来,“学科专业集群”“大部门制”“学术特区”“教职工分类管理”“多把尺科研分类考核”“科教融合联合育人”“互联网+教育”“两阶三全四维质量保障体系”“博士招生申请考核制”“第三方评估”“项目储备库”“公共资源共享及有偿使用”等等,成为了综改工作推进的关键词。
日夜兼程风雨路,硕果丰盈催新篇
五年来,广西师大人同向同行,发展硕果累累,每位广西师大人都记忆犹新,也鼓舞着每位师大人载誉前行。
在发展机遇上,学校成功跻身全国79所省部共建高校行列,享有教育部和自治区人民政府在项目平台、学科专业建设、人才队伍建设、对外合作、生均经费等多方面的优惠政策,改革发展步入新的“快车道”。
在学科平台建设上,化学进入ESI全球前1%(千分之七);马克思主义理论在2015-2016年研究生教育分学科排行榜中位列第18名(全国共325所高校排名);教育学培养了广西唯一的文科长江学者特聘教授;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培养了国家“万人计划”领军人才。学校现有国家级教学科研平台基地15个,省级以上智库建设机构8个,创建了广西唯一独立单位的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
在人才建设中,在岗教师中人才称号序列已全部齐全(含双聘院士1人),拥有国家级人才称号17人次。
在高级别的奖项上,学校实现了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零的突破,是广西获得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以及项目总数最多、获得人文社科优秀成果奖项级别最高的高校,是全区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立项数唯一连续六年入围全国百强的高校。
五年来,学校综合实力排名历列区内高校前两位,在中国高校声誉指数排名(2015)、中国大学自然指数排名(2016)、中国大学及科研院所研究影响力排名(2016)中列广西高校之首。
蓝图已绘就,综改加鞭时。乘着十九大的东风,学校将以高水平大学建设为目标,以综合改革为抓手,全面推进“五个一流”(一流学科、一流人才、一流师资、一流文化、一流服务)建设,为广西营造“三大生态”实现“两个建成”发挥人才库、智力库、思想库作用,在服务国家战略与广西发展中谱写新篇章。
【喜迎党代会•砥砺奋进的五年】新闻专题
http://news.gxnu.edu.cn/detail/bef2137b21e24ba7a8ff4739525fe49a
广西师范大学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未注明其他出处的作品,版权均属于广西师范大学新闻中心,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广西师范大学新闻网”。 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其他来源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对其负责。
③ 有关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与本网联系。
※ 联系方式:广西师范大学新闻中心 Email:xinwen@gxnu.edu.cn
点击排行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