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视点

正文字体:

【喜迎党代会•砥砺奋进的五年】附属外国语学校:争作广西基础教育先行者  



来源:附属外国语学校 作者: 日期:2017-10-31 点击:1130

【编者按】时光荏苒寒暑易,波澜壮阔大手笔;五年砥砺扎实干,五年奋进谱新篇。为了迎接党的十九大和学校第十一次党代会的胜利召开,进一步振奋精神、调动师生积极性,凝心聚力促新时期发展,砥砺奋进建高水平大学,广西师范大学党委宣传部/新闻中心特推出“砥砺奋进的五年”新闻专题,分为学校专项篇和学院巡礼篇。其中,学校专项篇由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与创新、国际交流和党的建设等部分组成;学院巡礼篇由学院发展综述、学院党委书记谈党建署名文章、知名教授或院友谈学院发展等部分组成。“砥砺奋进的五年”新闻专题力求充分展示党的十八大、学校第十次党代会以来,广西师范大学这五年来的丰硕成果,为学校建设高水平大学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提高教育质量,坚持走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道路,是习近平总书记立足我国现代化的阶段性特征和国际发展潮流提出的深刻命题。2013年以来,广西师范大学附属外国语学校(铁山校区)围绕着提高教育质量这一深刻命题,多措并举,教育教学成绩不断进步。


学校五年来高考成绩稳步提升:2013年高考一本率87.9%,2014年高考一本率81%,2015年高考一本率95.2%,2016年高考一本率92.3%,2017年一本率达97.5%,二本率100%,再创广西高考一本率新高。


学校中考成绩连续21年总成绩一等人数和6A人数等综合成绩获桂林市第一。2107年中考获6A人数141人,占市区6A人数的43.9%;一等生人数583人,占市区一等生人数的37.9%,占学校参考人数的66.6%。


2014年获全国教育系统先进单位。


2013年至2017年连续五年获桂林市教育教学质量先进单位称号。


遵循教育方针 注重立德树人


立德树人是学校教育的根本任务。附属外国语学校遵循教育方针,注重加强学生的理想、前途教育,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远大理想,增强学生的进取精神和竞争意识。有计划开展法制教育、励志教育、责任教育和感恩教育,指导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合作、学会感恩,树立先成人后成才的观念。学校通过“文化节”、“体育节”、“科技节”、“艺术节”、“读书月”等活动丰富学生的校园生活;通过和工厂、军营等建立校外德育实践基地,鼓励学生走出校园,拓宽视野,不断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实践能力。正确的思想教育,有效的德育工作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上进动力,德智体美整体水平不断提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学生心中,学生的道德品行得到长足发展,学生的积极心理品质得到有效培育。


抓实常规管理  提升教育质量


附属外国语学校制订了科学、系统、详细、严谨的管理常规、教学常规、生活常规及活动常规,初高中六年一贯,一抓到底,注重计划落实,严格过程检查,及时评价纠正,力争优质高效。分管领导负责年级管理和全面协调;德育处、年级长、团委会、学生会干部负责管理常规和活动常规的布置、检查、量化评比、总结表彰、督促及纠正工作,确保纪律、“三操”、卫生和各项活动的正常开展;教务处负责教学常规的落实检查,细化到每一位教师每一节课堂教学信息反馈,每一周教学任务完成情况、问题汇总及整改措施,每一个月定期检查及改进情况,每一个学期全面总结和评教评学,及时公布检查结果,并与劳酬、津贴挂钩,发挥经济杠杆、制度约束和激励作用;生活常规由生活管理处和后勤处负责落实,细化到每一天的食品安全和宿舍量化检查,确保学生食宿安全、健康、文明、有序。由于常规落实到位,检查评价到位,约束激励到位,常规工作繁而不杂,忙而不乱,有力地保障了教育教学秩序和高质量的目标达成。


学校高度重视向管理要质量,积极发挥管理的决策、服务、约束和激励功能。管理的重心在班级,针对班级管理要求,学校提出:适切的奋斗目标:明确以班级为单位的学科目标;适时的调研目标:对重点学科、班级、人群跟踪调研,掌握动态,及时研究教育教学对策;适当的总结表彰:积极发挥表彰的激励作用,定期总结,鼓舞势气、树立信心、鼓足底气、聚集人气;适度的激励机制:积极发挥物质奖励和精神奖励的作用,激发师生的潜能。


学校坚持面向全体学生,尊重个体差异,推进分类教学,保证了各个班级学生整体成绩均衡发展,学生个体学科发展较为均衡,实现了低进高出,高进优出,整体提高的战略目标。


创新教育模式 培养新型人才


课程改革是提高教育质量的重要手段。面对新课程改革和高考改革的挑战,学校主动应对,站在时代的高度,凸显课程是实施素质教育重要载体的价值认识,认真规划和落实领导培训、教师培训任务,明确课改目标,准确把握课改精神,提高认识,统一思想。学校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的课改领导小组,把构建思维课堂作为学校课程改革的举措,及时制订了师大附外新课程实施方案。通过学习和借鉴课改区先进经验,结合学校实际,以课改为契机,整合必修课程,优化地方课程,创造校本课程,聚焦课堂教学改革,着力改进学生的学习方式。学校紧紧抓住课堂教学主阵地,积极推进新课程背景下的有效课堂教学改革,围绕以学定教,学生主体,突出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核心知识和核心能力,通过课题带动,加强集体研究,以研促教,激活了教师的创造力,课堂师生互动的活力,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思考和探究的动力。作为自治区新课改英语学科和通用技术学科样板学校,附属外国语学校积极探索新的途径并以此为龙头,从效果出发,坚持量力而行,适度开发,有效管理,合理使用的原则,开发了50多种校本课程,凸显特色,尽量满足学生多样选择和个性化发展的需求。实践证明,学生在活动中培养了合作意识、自学能力,在选择中发展了个性特长,在多元评价中提高了综合素质。阳光自信的附外学子,在诸多场合都有出色的表现。


锻造精干队伍 夯实发展基础


高质量的教师队伍是教育质量提升的重要保障。学校制定了较为全面的支持教师专业发展的措施。一是加强对学校教师师德的要求,将师德建设和考核贯穿日常教育教学全过程。二是通过实施“青蓝工程”和师徒制建设,不断提高青年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水平。三是始终坚持团队合作,通过有效的团队互助,实现教师合作共赢式成长。学校党委在教职工中加强理想信念教育,把开展创建“学习型学校”与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实际结合起来,与个人的思想和教学工作实际结合起来。学校利用2015年获得教育部“卓越校长领航工程——中小学名校长领航班”广西唯一一位中学领航校长的契机,对内大力营造教研氛围,加快教师队伍向学习型、知识型转变;对外发挥示范性学校的辐射作用,加强与周边教育力量薄弱学校的交流与学习,促进共同发展共同进步。附属外国语学校五年来以不断提升教师的人格修养和学识修养为抓手,通过教育和培训将教师内在修养转化为外在的教育教学能力,切实推行教师教书育人的能力建设,有力保障了学校教育质量的提高。


【喜迎党代会•砥砺奋进的五年】新闻专题

http://news.gxnu.edu.cn/detail/bef2137b21e24ba7a8ff4739525fe49a


附属外国语学校 - 副本.jpg

附属外国语学校2 - 副本.jpg

附属外国语学校3 - 副本.JPG

附属外国语学校4 - 副本.jpg

全国先进合影 - 副本.jpg





分享
0

广西师范大学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未注明其他出处的作品,版权均属于广西师范大学新闻中心,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广西师范大学新闻网”。 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其他来源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对其负责。

③ 有关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与本网联系。

※ 联系方式:广西师范大学新闻中心 Email:xinwen@gxn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