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视点

正文字体:

【85周年校庆日专题】《杨东莼》让师大人重新感受校训精神



来源:新闻中心 作者:大通社 毛志成 梁秋静 周霞 薛嘉丽 日期:2017-10-13 点击:1556

“师专教育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是要领导全广西,更要领导全国的农民找出路,只有这样,才能保家卫国,复兴中华!才能尽师专学子报效国家的重任。同学们,要奋发图强啊!”舞台上,“杨东莼校长”振聋发聩的台词,得到了现场观众经久不息的掌声。


10月12日晚,广西师范大学校庆日,在王城校区国学堂首演的大型原创校史话剧《杨东莼》,把观众带回到了1932年建校之初的那段历史,重新去探寻“尊师重道,敬业乐群”精神的传承之路。


我校的校训“尊师重道,敬业乐群”起源于杨东莼当时提出的两个主要的办学理念——“团体训练”、“自由研究”。


编剧齐福伟回答了记者关于杨东莼的两点办学理念和现在的校训之间的联系,他说,“团体训练,自由研究等,也是跟我们现在的校训是有很多共同点的,当时提出来的团体训练,就体现了乐群的精神,呼吁团结。虽然还是在国民党统治时期不能够明说出来,但是意识已经是很明白了。”


杨东莼在成为广西师专(广西师范大学前身)首任校长之前,这所学校只是一个桂林军队里挂着“师专”名称的军校,号称“小黄埔”。学校一直实行军事管理,而军训大队长胡良梓更是专横霸道,他主管的军训大队部虽然职责上只是负责军训日程,但学校的大事小事都要插手。然而当杨东莼来到学校以后,这一切都变了,他鼓励师生创办剧团、歌咏团和丰富的文化活动,引进了先进的教育思想,一下子广西师专成了进步人士眼里广西教育改革的领头羊。 


档案馆校史年鉴史的谢婷婷主要负责了《杨东莼》剧本的创作,今年六月份,她完成了《杨东莼》剧本的初稿写作,但是她却苦恼的发现,剧本里没有一条主要的矛盾来凸显杨东莼的办学理念。


主创人员对此进行了一次又一次地探讨和研究。他们注意到了军训大队长胡良梓这一个十几岁就当兵、没有读过什么书的角色,如果把他的专横和杨东莼提倡“自由研究”的立场作为矛盾点,并以军训大队长最后被感化收尾,这条线索可以完整的体现出杨东莼办学理念的价值,也能很好的体现“师范”的意义——行为世范。


文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的席冠南在剧中饰演胡队长一个名叫桂花的童养媳,她见证了胡良梓由蛮横无理向心系学生的转变,通过胡良梓性格的转变,席冠南感受到了杨东莼的个人魅力,她说,“他是一个正直的人,也是一名优秀的共产党员,是他来到学校后改变了学校氛围,让我们学校精神面貌焕然一新。”


剧本的创作问题迎刃而解,但是对于演员能否把杨东莼的思想精神体现出来,导演郝芸很没有把握。


“第一天来的时候,所有同学都不是专业的,他们来自法学院的,旅游学院的,体育学院,文学院和音乐学院的等等,几乎98%都没有演过话剧。”郝芸笑了笑。


为了让他们尽快熟悉场景,郝芸一天三班无数遍的示范动作。法学院的陈依同在话剧中饰演杨东莼,作为主角,他之前对这一角色并没有多少了解,仅凭查阅资料,也很难对人物有深刻的认知,但当他在郝芸的带领下来到雁山园——广西师专原址,一句一句念起了剧本里的台词,这一形象在他心理渐渐变得有血有肉。


“通过这个话剧,我了解到师专初建的时候一穷二白,前辈们生活十分艰苦。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建设,师大才得以今天这个欣欣向荣面貌呈现在我们眼前。”陈依同非常感慨。


当听说12号有《杨东莼》的演出,计算机科学与信息工程学院的姜云瀚下午早早的就从雁山赶往了王城国学堂。看完话剧以后,他说,“看了话剧《杨东莼》,我对校训精神有了新的理解,也更加理解老一代革命家的艰辛与不容易,我会更好的珍惜当下的校园生活的。”



6  B19A5882.jpg


88 IMG_9464.jpg


8  B19A5907.jpg


88  IMG_9685.jpg

99 B19A6059.jpg


000 B19A6071.jpg


话剧主创团队合影.jpg

话剧主创团队与演员合影







分享
0

广西师范大学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未注明其他出处的作品,版权均属于广西师范大学新闻中心,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广西师范大学新闻网”。 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其他来源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对其负责。

③ 有关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与本网联系。

※ 联系方式:广西师范大学新闻中心 Email:xinwen@gxn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