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2日下午,我校在图书馆一楼会议室召开了2017年秋季学期本科教学工作会议。第六届本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第四届校级本科教学视导组成员、各学院(部)分管教学工作的副院(部)长、教学秘书以及教务处全体干部共计100余人参加了此次会议,贺祖斌校长出席会议并讲话。会议由李家永副校长主持。
会议分两阶段进行,第一阶段,贺祖斌校长做大会讲话,并为第四届校级本科教学视导员颁发聘书。贺祖斌校长在讲话中对我校本科教学取得的成绩表示了肯定,同时也提出了面临的挑战和发展任务。
首先,贺校长结合我校接受教育部审核评估专家反馈意见,也是目前我校本科教学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分析:一是专业设置和动态调整问题。专业发展如何适应经济社会发展所需要,进一步加大调整的力度,对过去存在的一些专业需要进一步优化。二是考研率低。通过比较区内其他高校的考研率,分析我校考研率低的原因,认为在招生结构当中,要提高考研率,除了加强教学质量外同时还需提高生源质量。三是职业师资涉及我校办学定位问题。如何在职业师范方面办出我们的特色,同时通过调整提高升学质量和生源质量是我们要考虑的一个重要问题。四是教学资源整合问题。我校现有三个校区,但是教学资源依然紧张。五是网络建设问题。在我校网络建设目前状况下如何进行教学信息化值得深思。六是师资问题,如何保证师资数量需要进一步加强。七是选课空间小。这些问题审核评估后还要继续进一步整改。
贺校长就下一步如何在“一流大学”建设当中来确定我校的发展思路,如何界定我们的本科教育进行了剖析。贺校长指出,日前教育部公布了“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的名单,这意味着新一轮的大学发展。一流大学的建设离不开一流本科,一流大学的建设一定要一流本科教育来支撑。在高等学校一流大学建设的时候一定要坚持内涵发展的道路,进一步深化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这是永恒的话题。下一步结合“一流大学”建设一流本科教育需要做以下工作。一是人才培养的目标和规定。如何进一步提炼和规范人才培养目标,结合社会发展需要及学科优势来确立培养学术型或应用型的创造性人才的目标定位,并从知识能力和素质全面培养提出这方面的更高的要求。在中国高等教育规模发展的今天,如何确定我校的培养目标及如何在同类的学校确定不同专业的培养目标是下一步应该进一步明确的此类人才培养的模式。二是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课程改革和教学内容从学生的知识结构和课程体现的整体优化角度出发,来平衡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理论教育和实践教育,专业的基础教学和能力、技能的教学之间的关系,一定要体现它的系统性、前沿性、实用性。我们每年修订教学计划时如何来体现和突出我们的教学指导思想是下一步要重点考虑的。三是能力和素质的培养。学生能力和素质的培养,培养学生的问题思维和批判精神,注重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通过落实我们的培养计划、课程内容的改革来凸显出综合素质和能力的培养。四是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改革。让学生学会如何使用网络进行学习,学习手段和方法才是最重要的,这要建立在有足够的网络资源的基础之上。五是教学科研如何融合。将我们的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资源,利用科研平台来使得我们的专业学科一体化,利用我校有限的科研学科平台来为本科生服务,这是我们要努力追求的。六是保障体系的建立问题。如何使我们的保障体系能贯彻落实到“神经末端”即课堂教学是至关重要的。最后的保障体系的落实到位需要很多的努力,其中视导员机制是我们体系保障的一种方法。
随后,李家永副校长宣读了《关于成立我校第四届本科教学视导组的通知》,贺祖斌校长为新一届本科教学视导组成员颁发了聘书。
会议第二阶段,由教务处各相关负责人就本学期或近期我校本科教学管理工作进行说明和布置。一是完成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整改工作。根据《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整改方案》,集全校之力落实各项整改任务,撰写审核评估整改工作报告,提交自治区教育厅与教育部评估中心。二是完成本科教学工作状态数据采集,编制2017年学校本科教学质量报告。组织学校相关职能部门及学院做好学校2017年本科教学基本状态数据采集、整理、核实、分析与上报工作。组织撰写2017年学校本科教学质量报告(含主要核心数据采集工作)。三是大力推进专业建设。按照学科与专业互哺、科研与教学互哺的思路,推进“大类招生+大类培养”改革,进一步打通专业间限制。全面铺开师范专业认证工作,支持优势专业申请国家级认证。四是加快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变。完善“学分制”建设,实施“互联网+”教改行动,打造“互联网+”教学资源开发及教学管理平台,“自建+引入+合作”并举,加大在线资源开发、建设、利用力度,继续利用好学堂在线和智慧树等资源平台,推动课程教学资源网络化,探索线上线下开放型多主体协同教学模式。推动和建立在线开放课程学习认证和学分认定制度。五是深入推进本科教育教学改革。做好自治区级、校级教学改革工程项目的申报、评审、结题等工作,积极培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项目。继续实施“独秀行动计划”,开展独秀试验班教学改革,进一步扩大专业范围,鼓励各学院(部)均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教改平台、条件成熟的学院(部)申报独秀实验班。六是强化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保障教育实习和专业实习顺利开展,并加强实习基地的建设工作。在珠三角经济发达地区开拓一些教学科研和教育科研实践基地。做好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的中期检查。2017年度我校共立项326项大学生创新创业计划项目,覆盖面越来越广,受益学生也越来越多。加强学科竞赛的组织和指导,建设大学生实践创新展示平台,展现大学生创新创业成果。七是构建教师教学发展和教育技术服务机制。聚焦教师教学成长,加强对青年教师特别是新进青年教师的培养,继续实施青年教师助教制度,联合各学院开展各类教师教学发展活动。通过政策导向、项目引领、活动支撑、研究提升等途径,努力提高教师教学水平、促进教师成长。坚持“外引内建结合”原则,通过互联网东西部课程联盟智慧树平台引入高质量国内外优质课程资源。加快推进建设我校的国家级、自治区级在线精品开放课程以及教师教育校本慕课建设。
教务处负责人就目前在“双一流”背景下我校本科教学面临的一些基本问题进行了分析:一是顶层设计问题。培养目标设计应具更宽阔胸怀,更长远眼光;本科教学的核心地位需要进一步加强和落实;管理队伍的管理理念需要积极更新,突破理念瓶颈。二是专业发展问题,理性对待专业发展结构、发展规模、办学效益等问题。积极应对我校专业发展弹性不足问题,为大类培养奠定更坚实基础。三是应更准确定位学校发展的主要目标,使学校发展各项指标间协调平衡。如学生在校规模目标和学校其他发展目标期间的关系。四是注重教育教学评价改革,构建教师投身本科教学热情的动力体系。五是开放办学问题。很多专业有“闭门造车”的现状,这种状况需要改进,将更多的社会教育资源引入学校教育要素序列中。六是教育教学资源利用问题。目前很多教育教学资源没有完全利用起来,这需要多方共同努力来改进。
最后,李家永副校长对本科教学视导员、本科教指委委员、本科教学管理队伍全体成员表示感谢,希望大家再接再厉,将本科教学管理工作做的更好,为学校“双一流建设”提供更好的服务。
贺祖斌校长讲话
贺祖斌校长为新一届人文社科组本科教学视导组成员颁发聘书
贺祖斌校长为新一届理工科组本科教学视导组成员颁发聘书
会议现场
广西师范大学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未注明其他出处的作品,版权均属于广西师范大学新闻中心,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广西师范大学新闻网”。 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其他来源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对其负责。
③ 有关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与本网联系。
※ 联系方式:广西师范大学新闻中心 Email:xinwen@gxnu.edu.cn
点击排行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