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我校广西人文社会科学发展研究中心“人文强桂”社会服务行动工程之“精准扶贫背景下民间信仰问题的调查研究”团队,深入桂林资源县贫困村——社岭村圆满完成调研,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
社岭村位于资源县南面,是资源县“十三五”四类贫困村,也是少数民族居住村。全村有贫困户40户143人。社岭村贫困主要原因是地处偏僻,高寒山区,分口分散,交通闭塞,道路等公共基础设施落后及产业基础薄弱。
为探索文化教育与精准扶贫有效结合,充分发挥信仰力量在社岭村精准扶贫中的精神与智力支持,由广西师范大学大学生组成的“精准扶贫背景下民间信仰问题的调查研究”团队,在社岭村开展广泛深入的实地调研。
团队在社岭村第一书记陈燕勇的带领下,通过调查问卷法、观察法、访谈法、文献调查法、个案研究法等研究方法,围绕共产主义与非共产主义、宗教与非宗教、本土习俗与外来思潮等视域,深入了社岭村两条流域的17个村小组进行调研。期间,团队克服了语言交流障碍、村民疑惑及水土不服等困难。跋山涉水,翻山越岭,足迹遍满全村各屯,采访了村两委干部、党员、贫困户及普通民众,共收集到了40户村民走访,拍摄了500多张图片资料、10段录音及15个视频等材料。
调研发现,社岭村党员及干部共产主义信念坚定;民风淳朴;民俗文化浓烈,鬼神信仰单薄,没有非法宗教组织与传播等良好信仰局势,但共产主义及青年党员培育仍需进一步增强,这对今后社岭村的扶贫攻坚战中如何增强精神扶贫、立扶贫志具有重大实践参考价值。
作者:精准扶贫背景下民间信仰问题调查研究服务团队,社岭村第一书记陈燕勇
调研团队与社岭村瑶族村民合影
调研团队走访社岭村村民
调研团队在社岭村调研路上
调研团队走访社岭村贫困户
广西师范大学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未注明其他出处的作品,版权均属于广西师范大学新闻中心,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广西师范大学新闻网”。 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其他来源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对其负责。
③ 有关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与本网联系。
※ 联系方式:广西师范大学新闻中心 Email:xinwen@gxnu.edu.cn
点击排行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