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跋山涉水,跨越重重大山,砂石满地,陡峭艰险,行走异常苦难,第一书记已轻车驾熟,而对于同学们来说,这是大家走过最漫长、最艰难的路。三个半小时山路,让同学们苦不堪言,不得不佩服第一书记的坚韧。一路上,同学们对所见所闻不断感叹,现在还有多少年轻人能吃得起这般苦,能耐的这般劳?”这是我校大学生社会实践“精准脱贫攻坚战中贫困村家风调研”团队、“精准扶贫下民间信仰问题的调查研究”团队在社会实践中的一个场景。
近日,在我校派驻资源县中峰镇社岭村第一书记陈燕勇老师的带领下,大学生调研团队在资源县社岭村开展了为时一周的实地调研,旨在对社岭村传统家风、民间信仰在精准扶贫攻坚战中的助推功能与路径开展调研,将形成调研报告,助力精准扶贫工作。
团队成员到达社岭村的第一天,第一书记、村长等干部与团队成员进行座谈,村长详细介绍了社岭村的发展规划,围绕毛竹销售、吊瓜、养殖家禽等项目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和探讨,并对调研团队关心的贫困村家风建设、民间信仰问题进行了详细的介绍。
在调研过程中,当地老百姓用质朴的语言讲述了祖辈流传下来的价值标准和道德风尚。在党员干部的家庭调查中发现,老党员不图子女要飞黄腾达,而总是教育子女做好事做好人,为社会贡献力量;而对自己则要求做到率先垂范,以身作则,谨记共产党员身份。
据了解,自暑假以来,我校大学生围绕“青春喜迎十九大,不忘初心建新功”主题,开展了大学生骨干挂职锻炼、社会调研、志愿公益服务等多样化的实践活动。通过开展社会实践,我校赢得了良好的社会声誉,大学生能力也得到了充分锻炼。
图调研队走家串户了解传统家风情况.
村干部、第一书记等于调研团队合影
广西师范大学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未注明其他出处的作品,版权均属于广西师范大学新闻中心,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广西师范大学新闻网”。 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其他来源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对其负责。
③ 有关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与本网联系。
※ 联系方式:广西师范大学新闻中心 Email:xinwen@gxnu.edu.cn
点击排行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