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2016年持续开展的‘中文之光•晨诵经典百日计划’促进学生积极主动的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并通过深入阅读研究,掌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和精髓,积极推动了学院整体的学风建设。”在不久前举行的2016年度学校学生工作特色项目展评会上,文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的“中文之光•晨诵经典百日计划”一经推出,就受到与会评委的一致认可,从20个学院的特色工作中脱颖而出,一举获得一等奖。同时获得2016年度广西师范大学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奖一等奖。
“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从2016年9月新生军训第一天开始,每一个明媚的清晨,在雁山校区孔子广场前都能听到整齐投入地读书声。文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以“本科生读写能力提升工程”为蓝本,以“读经典,正学风,强能力”为主题推进项“晨诵经典百日计划”项目。通过从新生入学到学期期末整整100天的时间里开展晨诵经典阅读活动,推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并通过晨读经典辐射带动学生阅读与学习的积极性,养成和提升学生的阅读习惯和能力,创新了学风教育载体,取得了明显效果。
而“中文之光•晨诵经典百日计划”仅仅是文学院为提升中文专业本科生核心能力而打造的读写能力提升工程的一个子项目。2016年,学院将实施本科生读写能力提升工程作为“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写入学院“十三五”发展规划,计划以四年为一个周期,实施范围涵盖2016级到2019级共4个年级约2000余名学生,探索本科生“读写”能力提升的有效路径和方法,最终切实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为此,学院多措并举推进实施,一是在人才培养方案中科学制定“读写”能力培养目标;二是突出课堂教学的“读写”能力培养本位;三是构建第一第二课堂贯通、课内课外联动机制,制定《中文专业阅读书目》、《文学经典背诵篇目》、《中文专业学生阅读、写作实践大纲与实施方案》,对学生阅读、写作实践提出明确具体的要求;实施本科生导师制,具体指导学生课外“读写”实践;依托“中文之光”品牌策划、组织“师范生朗诵比赛”“反腐倡廉微小说、小小说创作征文比赛”“校史院史话剧剧本征集大赛”“古典诗文背诵大赛”、“文学名著读书报告会”等,提升学生课外“读写”活动的专业品质。同时,设立读写类专项奖学金,激励学生产出高水平“读写”成果。2017年的本科教改课题申报中,学院以《数字化时代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读写”能力提升的研究与实践》为题把提升学生读写能力为核心的本科教学改革项目作为全院唯一集体项目申报自治区重点教改课题。
这个春天,学院发起的传承记忆的“口述院史影像访谈计划”正式启航,话剧《花桥荣记》成为望道剧社的年度大戏正在火热排演……未来,文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将单一的读写能力训练发展成融读经典,背名篇,写美文,演名剧为一体的多维训练方式,引导学生从“读屏”回归到纸质的阅读,通过本科教学第一课堂、团学活动第二课堂等各种活动聚力推进,形成全方位的训练,力图通过这样的读写训练,提升汉语言专业学生的读写能力,并将这一训练的方式推广、辐射到全校学生,形成“一枝独秀,春色满园”的浓厚校园文化氛围。
晨诵经典百日计划
中文之光基地论坛场场火爆
望道话剧社排演话剧《花桥荣记》
广西师范大学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未注明其他出处的作品,版权均属于广西师范大学新闻中心,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广西师范大学新闻网”。 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其他来源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对其负责。
③ 有关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与本网联系。
※ 联系方式:广西师范大学新闻中心 Email:xinwen@gxnu.edu.cn
点击排行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