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视点

正文字体:

【聚焦教代会】“数” 说校长工作报告



来源:新闻中心 作者:大学生通讯社 黄海萍 整理 日期:2017-04-08 点击:3072


4月7日,在第十届教师代表大会暨第十七届工会会员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开幕式上,梁宏校长的工作报告主要从2016年工作回顾、2017年主要任务两个大的方面总结过去,展望未来。


“撸起袖子,真抓实干,努力建设高水平一流大学。”这是梁宏校长报告的关键词,体现了我校在2017年的工作思想,也体现了我校在2017年的工作规划。

 

第64位


2016年1月,在大学声誉指数研究报告中,我校位列中国高校声誉指数排名第64位,师范类院校排名第8位,广西高校首位;在2016中国大学及科研院所研究影响力排名中,我校排名第131名,位于广西高校首位。除去科研院所,在大学排名中,我校研究影响力位列109位;在自然出版集团发布的2016自然指数排行榜中,我校位列第107位;在学术中国联合清博大数据发布高校网络影响力中,我校在全国大学中位于第61位,广西排名第2位。

 

276项


2016年,学校组织学生参加国家级、自治区级学科竞赛,硕果累累。获全国竞赛奖励276项,其中特等奖14项,一等奖50项;省级奖励922项,其中特等奖9项,一等奖95项。不断完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设立首批校级研究生教育创新项目67项,建成3000平方米的大学生创业园进驻项目29项,在第二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中2个项目均获省级赛金奖、全国总决赛铜奖,在第二届广西大学生创新创业优秀成果展示会中获优秀成果奖7项。

 

7185.91万元


科研项目和科研经费资助取得新成绩。获自然科学类纵横向科研项目194项,科研经费总额7185.91万元(合同数),经费比2015年增加8.15%。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6项,研究经费1586.61万元;广西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9项,资助经费总额690万元,杰出青年基金项目5项,立项数不仅创历史新高,更是占全区立项数的三分之一,位居广西首位,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1项,资助经费100万元,实现了学校在此类项目上零的突破;“天然活性物质的发现、结构改造与功能”教育部创新团队以优秀成绩通过结题验收,获滚动支持研究经费300万元。人文社科类纵横向科研项目130项,科研经费总额1119.9971万元(合同数)。其中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5项,经费491万元,立项数位居广西各高校之首,在地方师范院校中排名第14位,连续五年入围国家社科基金年度项目的百强单位;国家社科基金教育学项目3项,占全区总数四分之三,在全国排列第12名,在地方师范院校中排列第7名。

 

33份


我校与14个国家和地区的26所高校和教育机构签署了33份合作交流协议,其中新建立交流合作关系的院校和机构有23所。积极加大师生派出力度,丰富师生海外经历,年内派出650余名师生前往18个国家和地区工作、访问、交流、学习和实习,师生派出人数较往年有较大增幅。积极拓展招生渠道,留学生人数保持稳定,共接收来自48个国家的长短期留学生1406人。成功承办了中国—东盟高校青年领袖峰会和首届中国“模拟东盟”大会,成立了东盟教育研究院、中国—东盟青年社会组织发展研究院和广西东盟妇女儿童发展研究中心。


86篇


高水平研究成果实现新提升。高水平论文转载和刊发数量有新突破,3篇学术论文被《新华文摘》部分转载,2篇学术论文被《中国社会科学文摘》转载;2篇学术论文在马克思主义学科A类权威《马克思主义研究》发表;1篇学术论文在音乐学A类权威《音乐研究》发表;232篇学术论文被SCI、EI、CPCI-S三大索引收录,其中86篇在Nature Comm. 等SCI I区、Ⅱ区期刊上发表,比去年增长28%。在广西第十四次社科优秀成果奖评选中,我校48项成果获奖,其中一等奖5项,一等奖数量创我校历史最多,居全区首位。

 

3308台


“便民工程”扎实推进。免除了1000多名住校外教师进出学校的通行证费用,由原来的100元通行费改为10元工本费;投入近40万元在校园划设了道路标线、斑马线,增设20多处汽车和电动车、摩托车停放点,并在多处增设了交通指示牌,开展校园电动车、摩托车、燃油助力车集中整治工作。通过整治,教职工的交通安全感明显增强。为王城校区、雁山校区学生公寓安装了3308台空调,实现了王城校区、雁山校区学生公寓空调安装全覆盖,进一步改善了学生的住宿环境。

 

93.76% 


截止到2016年8月31日,毕业生就业率为93.76%;毕业生和用人单位满意度均在90%以上,学校被评为2016年度全区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突出单位。




分享
0

广西师范大学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未注明其他出处的作品,版权均属于广西师范大学新闻中心,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广西师范大学新闻网”。 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其他来源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对其负责。

③ 有关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与本网联系。

※ 联系方式:广西师范大学新闻中心 Email:xinwen@gxn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