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资讯  教学科研

正文字体:

我校学者出席广西第十四次社科优秀成果颁奖大会并获彭清华书记亲切接见(图文)



来源:社会科学研究处 作者:孙红 苏威 刘莹 日期:2017-03-29 点击:12925

3月24日上午,广西第十四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颁奖大会在自治区党委礼堂举行。自治区党委书记彭清华接见了获奖代表并作重要讲话。自治区党委常委宣传部长范晓莉出席颁奖大会并讲话,大会由自治区副主席、广西科学院院长黄日波主持,自治区社科联全体领导出席颁奖大会。


本届广西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我校共获有48项成果获奖,其中一等奖5项、二等奖19项、三等奖24项。我校孙杰远教授、谭培文教授、杜海军教授、刘祥学教授和周世中教授等5位一等奖获得者参加了颁奖大会,文学院杜海军教授作为唯一获奖代表在颁奖大会上发言。本届广西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共产生19项一等奖,我校即获5项,一等奖获奖数居全区首位,并创造我校在历届广西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获一等奖数的最好成绩。 其中论文类4个一等奖我校即占3席,彰显我校社会科学研究者们雄厚的学术积淀与研究实力。


在颁奖大会前,彭清华书记接见获奖代表,与获奖代表合影留念,并发表重要讲话。彭书记指出,哲学社会科学是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重要工具,是推动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哲学社会科学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希望全区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持“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努力把学术研究和服务党和国家的需要、服务广西经济社会发展结合起来,在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上主动作为,积极书写“广西篇章”。一是要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马克思主义是我们党的根本指导思想,也是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二要关注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只有切合时代的需要、社会的需要、实践的需要、人民的需要,研究成果才更有价值和生命力。三要富有创造性。具有学术价值和社会价值、能够产生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的研究成果,首先应当是富有创造性的,没有创造性,就谈不上是优秀成果。四要接地气。哲学社会科学对于提高社会大众的认识能力、培育社会共识具有重大作用。搞学术研究离不开书斋,但不能囿于书斋,更不能困于书斋。


彭书记还指出,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必须要有人才作支撑,希望在场专家不仅自己在各自领域造诣深厚、富有成就,更要负起培养人的责任,不光自己要出成果,还要带人才、出人才,打造具有很强研究能力的团队。


范晓莉部长出席颁奖大会做了重要讲话并为获奖代表颁奖,进一步提出希望: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要认真学习好,领会好,贯彻好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重点领会把握好习近平总书记在“5.17”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不忘初心、继续前行”不断地推动我区社哲工作事业进一步繁荣发展。

                      

 

 

 

 

 

1--IMG_2448-2.jpg

彭清华书记接见获奖代表



2--1R3A1336-2.jpg

广西第十四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颁奖大会现场


3--1R3A1326-2.jpg

文学院杜海军教授作为唯一获奖代表在颁奖大会上发言


1R3A1412.jpg

 

我校一等奖获得者(左起周世中、谭培文、孙杰远、杜海军、刘祥学)5位教授合影   

 



分享
0

广西师范大学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未注明其他出处的作品,版权均属于广西师范大学新闻中心,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广西师范大学新闻网”。 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其他来源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对其负责。

③ 有关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与本网联系。

※ 联系方式:广西师范大学新闻中心 Email:xinwen@gxn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