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资讯  校园快讯

正文字体:

出版社新书《山河万朵——中国人文地脉》创作分享会在京举行(图文)



来源:出版社 作者:刘洪胜 日期:2017-01-17 点击:764

1月14日下午,《山河万朵——中国人文地脉》(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6年11月版)创作分享会在北京单向空间爱琴海店举行。中国作协副主席白庚胜,中央电视台纪录频道制片人、著名纪录片导演徐欢,《华夏地理》杂志社执行主编艾绍强,北京纳西学会秘书长、中国社科院民族文学研究所博士杨杰宏,新华文轩传媒有限公司北京选题策划中心总编辑朱鹰,策展人、艺术批评家和文朝等嘉宾参加了此次活动。


作者白郎作了题为“山河唤回昨日”的主题演讲。他首先介绍了自己创作《山河万朵》的经历,此次修订出版,一方面增加了大量珍稀的历史影像资料,另一方面,为了弥补之前版本观点性不足的缺憾,在流畅的历史叙事之外,融入了更多自己对中国人文地脉的思考。接着,白郎通过一系列意味深长的图片,结合自己所到的中国五个具有人文气息的地区的采访经历,以及自己纳西族的血统,谈了一个重要的观点,即在当下的现实环境中,我们该怎样理解以及处理天人关系。他谈道,当今中国已经出现一个文化寻根的浪潮,越来越多的人正自觉地致力于探寻传统文化的人。“对现代性的追寻让我们回到传统。”白郎引用奥克塔维奥•帕斯的名句,阐释了自己对山河与时空的思考。万事幽传一掌间,每个人都是大地的一部分,大地之上绝无尺规,毁坏大地就是毁坏我们自己,对中国的拯救最终将来自大地。今天,在钢筋水泥和马赛克的挤压下,人们心中的故乡之火正在大面积熄灭,希望本书能为读者唤回一片野云,让更多的人在日月临身的感恩中,亲近脚下的大地。


演讲结束后,徐欢、艾绍强、杨杰宏、和文朝分别发言,他们有着不同的学术背景和职业特长,但对《山河万朵》的创作都给予了极高的评价。徐欢老师说,她阅读《山河万朵》充满了快感,书中华丽流畅又极具风格化的语言,很自如地传达出作者对什么是“祖国”什么是“人文”什么是“地脉”的思考,所以这套书很值得阅读,也很能带给我们思考。


除了嘉宾之外,前来参加活动的朋友也热情地就《山河万朵》的创作以及与中国人文地脉有关的话题与作者进行了多方面的交流,现场气氛轻松热烈。白郎老师还为前来参加活动的朋友准备了极为珍贵又极有意义的礼品,礼品是西南民族大学纳西族历史文化研究所所长、东巴文化学者和继全博士为本次活动书写的东巴文祝福语书法作品,让观众喜气洋洋。


由中国出版协会和中国书刊发行行业协会主办的2017年北京图书订货会于1月12日至1月14日在北京中国国际展览中心(老馆)举行,《山河万朵》在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展区甫一亮相,便引来不少读者关注,许多朋友驻足询问,显示了极大的兴趣,会后很热情地参加了单向街的这次分享活动。13日中午,白郎先生还在会展上接受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直播采访,针对《山河万朵》的相关内容,分享了自己的创作心得与感悟。


《山河万朵——中国人文地脉》(北方卷、南方卷)是作家白郎撰写的一部关于中国区域文化的随笔文集,由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6年11月修订出版。本书曾获得第25届全国城市出版社优秀图书一等奖,首届华文出版物艺术设计大赛铜奖,其灵动入微的文字、直抵肺腑的气韵、真实深厚的况味深受读者欢迎。此次重新出版,作者在原版的基础上进行了众多修改完善,重新汇集了大量珍稀图片,对区域文化的挖掘梳理更加深入,思想性和可读性的结合更加深邃,以精彩细部呈现了中华文化多元一体的文化脉动,全书图文互为映衬,可读可观,是传统文化领域的高品质藏版读物。


《山河万朵》新书创作分享会现场(余向丽摄).JPG

《山河万朵》新书创作分享会现场(余向丽 摄)


白郎作“山河唤回昨日”主题演讲(余向丽摄).JPG

白郎作“山河唤回昨日”主题演讲(余向丽 摄)


策展人、艺术批评家和文朝对《山河万朵》进行点评(余向丽摄).JPG

策展人、艺术批评家和文朝对《山河万朵》进行点评(余向丽 摄)


白郎为读者签名留念(余向丽摄).JPG

白郎为读者签名留念(余向丽 摄)



分享
0

广西师范大学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未注明其他出处的作品,版权均属于广西师范大学新闻中心,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广西师范大学新闻网”。 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其他来源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对其负责。

③ 有关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与本网联系。

※ 联系方式:广西师范大学新闻中心 Email:xinwen@gxn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