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资讯

正文字体:

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思想政治工作百字谈系列报道之四



来源:新闻中心 作者: 日期:2016-12-28 点击:1742

编者按:12月7日至8日,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讲话在我校广大师生中引发热烈反响和讨论。我校发起了“学习贯彻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百字谈”活动,吸引了广大师生的积极参与,他们独到的百字见解和精彩观点引发社会关注。现摘发部分观点,与读者分享。也欢迎广大师生参与我们栏目,发表自己的见解。


马克思主义理论博士后彭俊桦:作为意识形态工作的前沿阵地,高校肩负着传播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任务。高校首先要充分发挥其学术研究优势,依据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从理论的角度深入、系统阐释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相关理论和实践问题,在此基础上有针对性为人民群众释疑解惑;其次,高校作为立德树人的主阵地,应当帮助青年大学生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引导他们从现在做起、从自己做起,自觉遵循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要求,并以自身实际行动将其推广到全社会;最后,高校要坚持巩固和壮大主流思想舆论,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营造良好的精神环境,从而激发全社会团结奋进的强大力量。


马克思主义学院2016级博士研究生庞乃燕:高校要引导学生不断树立为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而奋斗的信念和信心。崇高理想不会自发产生,只有通过努力学习才能坚定对它的信念和信心:第一,引导学生把崇高理想建立在对科学理论的理性认同上,一方面认识和掌握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类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另一方面掌握马克思主义这个观察世界、分析问题的有力思想武器;第二,引导学生把崇高理想建立在对历史规律的正确认识上,坚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资本主义必然灭亡”这一科学结论;第三,引导学生把崇高理想建立在对基本国情的准确把握上,明确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是我国最大的实际,它要求我们既不能妄自菲薄,也不可妄自尊大。


马克思主义学院2016级硕士研究生滕菲:少年强则国强,国家的富强需要大批的一流人才。而高校作为输送一流人才的主要阵地,培养大学生在专业知识上的能力达到世界一流是远远不够的,必须要坚持立德树人,使大学生成为德才兼备的人才。尤其目前我国在面临经济迅速发展、思想日益多元的新形势下,大学生的价值观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高校要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要做到像总书记所说的“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事而新”。教育者要遵循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规律,在社会要求和学生现实道德水平之间保持好适当的张力,处理好“一”与“多”的关系,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导引领学生多元化思想的发展。思想政治理论课要有更多的人文关怀,将研究性学习与实践性学习相结合,鼓励大学生多多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同时还要注重文化对大学生的教化作用,要以优秀的文化为载体,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通过文化来滋养大学生的思想品德,不断提高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效性。

 




分享
0

广西师范大学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未注明其他出处的作品,版权均属于广西师范大学新闻中心,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广西师范大学新闻网”。 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其他来源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对其负责。

③ 有关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与本网联系。

※ 联系方式:广西师范大学新闻中心 Email:xinwen@gxn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