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资讯  媒体师大

正文字体:

光明网:“小”与“大”辩证法——广西师范大学11年间涌现出16个“小”系列志愿服务团队(图文)



来源:新闻中心 作者:光明网通讯员 杨蓓茉 光明网记者 周仕兴 日期:2016-12-27 点击:1576

      十一年间,“小粉笔头”“小雨滴”“小巧匠”“小火花”“小铜板”……16个“小”系列的爱心公益志愿服务团队在广西师范大学各处开花;


  十一年间,一批又一批的师大学生走进广西山区、深入桂林市区、回到自己的家乡,用所学的专业知识提供志愿服务;


  十一年间,从“小”到“大”,师大学生用青春浇灌困窘,用热血融化愚昧,用时间呵护志愿服务活动这棵大树生根发芽。


 

小朋友·大朋友


  7点不到,翟俊豪已经醒了,睁开眼,只见五六个小脑袋挤在宿舍的门旁、窗户边。对于支教的翟俊豪来说,每天叫他起床的不是手机铃声或刺眼的阳光,而是孩子们银铃般的笑声,他已经习惯在孩子们的注视中醒来。


  翟俊豪所在的广西师范大学“小百灵鸟”公益团队先后在广西资源县、龙胜县等地举办“乡村音乐学生夏令营”,距今已六载。“小百灵鸟”团队的志愿者大都是音乐学院的学生,他们带着尤克里里琴、吉他等乐器来到大山。乡村里的学校音乐课条件差,部分音乐老师身兼多职,音乐教育资源非常匮乏。面对从未见过的乐器,孩子们闪动着好奇的眼神,圆溜溜的眼睛看着翟俊豪他们拨弄。器乐、舞蹈、声乐、合唱,翟俊豪和其他志愿者们尽力让孩子们多接触一些“大山以外的东西”。


  逐渐熟识起来,孩子们也爱上了这群大朋友。天还未亮,早起的“鸟儿”已三五成群,赶在老师起床前到了学校。回忆起每天早上看到外面的一群“鸟儿”,翟俊豪只觉满心的成就感。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每天清晨,朗朗读书声从在广西玉林市容县的大山深处传来。90名孩子在同村大学生肖娴的带领下,进行国学诵读。肖娴说,这是村里的孩子们第一次接触到国学文化。


      从2004年开始,广西师范大学的小黑板计划团队第一次组织志愿者在假期回乡与家乡孤儿、留守儿童结对子,学习国学经典,到现在已是第十二个年头。来自容县的志愿者肖娴这也是第三年站在讲台上,为家乡的孩子们讲解国学经典。


  联系当地小学校长、借教室、找学生……每一项准备都需要肖娴和伙伴们亲自做。因为对肖娴他们身份的质疑,也因为农忙季节娃要当帮手,一部分村里的家长并不支持孩子参加国学班。一不做二不休,肖娴开始了“家访”:挨个挨个上门说明志愿服务活动的免费性质,还把学习国学的好处一一摆开来讲。跑了一个星期,她总算凑齐了自己的目标——60个孩子。


  教室有了,学生有了,但肖娴和伙伴还在山里穿梭着。坎坷的山路,湍急的河水,恶劣的天气,肖娴不放心家远的孩子独自回去,便花一两个小时,一个个把孩子们送到家里。


  《论语》《千字文》《三字经》……“在‘小黑板’到来前,孩子们的世界里没有这种东西”,但十五天的国学学习,给这些孩子留下的变化的可见的。女孩儿XXX是肖娴第一次开国学班的班长,也是最认真学习的孩子。背完《千字文》,XXX还托人买来其他国学书自学,等肖娴回来她便拿着书问不懂的地方,为此肖娴还送了她一本字典。三年来,每次肖娴回乡办班,必有XXX的身影。


  肖娴手机里仍旧收藏着家长发来的感谢信息。一个男孩儿的母亲发来了儿子主动帮妈妈和奶奶洗脚的照片,“这是从未有过的事情!”男孩儿母亲感叹道。因为平时顽皮的孩子开始懂礼知礼了,家长们还常常问他们什么时候还会再来。


  离开的时候,肖娴拿了师大的明信片送给孩子们,有个孩子把自己最爱的童话书回赠给了肖娴,这让她感慨万千,大哭了一场。“我从来没有教过他们‘礼尚往来’,或许是国学对他有所影响吧!”肖娴的声音不由自主的上扬,微笑地说。


 

小爱心·大传递


  “小螺丝钉”的全部成员都来自广西师范大学电子工程学院。这个名字源于雷锋的“钉子精神”,而他们也在助人为乐的道路上走了三年。


  “我们只做一件事——义务维修”,“小螺丝钉”的负责人莫志宏自豪地说。小到玩具,大到微波炉,在他们的手下顿时“化腐朽为神奇”。从学生到社区居民,都是他们的服务对象。一天义务维修下来,他们经手的电器可达上百件。每到“小螺丝钉”的服务日,师大学生们纷纷奔走相告,抱着坏掉的电器前去求助。


  学习维修讲究实际操作,很多时候理论帮不上忙。刚刚进入大学校园的成员们缺乏维修经验,大三的师兄师姐们便义不容辞地手把手在实战中教学。技术传下去了,而“小螺丝钉”的爱心接力棒也到了师弟师妹们手中。


  2015年12月4日,是我国第一个“宪法日”,也是法学院“小天平”普法志愿者团队成立的日子。“小天平”的成员们深入桂林市区、广西乡村、自己的家乡,为青少年进行义务普法活动。今年大三的牛奇川还记得“小天平 千里行”第一站来到了桂林市的飞峰小学,他和伙伴们共同编排了一个以“校园暴力”为主题的小品。对于小学生们的法律问题,他们也耐心地引用《未成年人保护法》一一解答。能力得到认可,牛奇川也感到乐在其中。


  蔡德美上大学前就在柳州融水的家里见到了“小蚂蚁”行动志愿者团队。那时候的她才XX,看着大哥哥大姐姐们在寨子里教绘画、教音乐……羡慕得不得了,心里也种下了梦想的种子:将来也要当一名这样的老师!时隔N年,在广西师范大学设计学院就读XX专业的她,也加入了“小蚂蚁”,计划着下一次该带着伙伴们再去家乡一趟。


  “小蚂蚁”去的地方都是偏远山区。志愿者们早上5点从学校出发,坐大巴、转小巴、换面包车、搭乘摩托车,得换四五种交通工具,晚上6点才到得了村子。为了不让自己的生活方式影响到较为保守的村寨,“小蚂蚁”们在海拔1300米的山上学校一呆就是半个月。“孩子们穿着破衣服,走过长长的山路,绕过盘山公路,每天都早早的来学校”,“小蚂蚁”义工黄俊伟记得孩子们渴望知识的眼神。在绘画课上,孩子们不约而同地这么描绘了自己的梦想:自己站在讲台上,下面是一群孩子……


 

小团队·大联盟


  “小课桌”万众爱心学校是广西师范大学可追溯的最早的志愿者组织,成立于2005年。十一年间,“小黑板”“小雨滴”“小蚂蚁”“小螺丝钉”“小天平”“小巧匠”“小火花”“小铜板”等数十个“小”系列的爱心公益志愿服务团队如雨后春笋般冒出来。志愿者几乎成为广西师大学生的第二身份,仅先后报名参加“小课桌”各项志愿服务活动的志愿者已达10500多人次。


  数量庞大的志愿者,日益壮大的志愿服务队伍,在发展的同时,也遇到了不少瓶颈。最让学生志愿组织头疼的莫过于活动经费了。寻求赞助只能解一时燃眉之急,义演、义卖的收入杯水车薪。虽然志愿者们不拿一分钱,但要想给大山里的孩子们提供基本的物资援助,没有钱寸步难行。其次,如果管理志愿服务团队不善,学校也很难有针对性地提供帮助与支持。

 

怎么办?


  在老师的引导下,共青团学生事务中心志愿者工作部的几个干部进行了一次头脑风暴。成立“志愿者联盟”!这个一拍即合的主意立刻得到了学校的支持。说干就干,今年“五四”,“乐群志愿者联盟”正式成立。“如果说志愿者是帮助他人,我们则是帮助志愿者”,乐群志愿者联盟负责人之一、师大职师院的梁雨婷笑着解释。


  志愿者联盟一成立,就召集校内近百个志愿公益组织开了座谈会。座谈会上,大家七嘴八舌地讨论各自遇到的困难,实力较强的志愿公益组织也主动站出来分享了自己的解决办法。散是满天星,聚是一团火。团队之间有了交流,也在寻求合作的机会。乐群志愿者联盟还建立了公益创业研究培训基地,提高学生公益创业能力。


  “尊师重道,敬业乐群”是广西师范大学的校训。广西师范大学党委书记王枬这么解释师大校园浓厚的公益氛围:“大学尤其是师范大学要增强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养,我校通过鼓励学生广泛地参加志愿公益活动来践行学校校训‘乐群精神’,即强调培养学生厚生益众的情怀。”


  “乐群文化”志愿服务品牌正在不断壮大。走到今天,广西师范大学里的公益力量如细流汇成一股清泉,潺潺润物无声。


  “平时去一两个星期的时间太短了,我希望去一年,和那儿孩子们一起吃一起玩”,大四的翟俊豪放弃了直接保研,选择参加研究生支教团。他忘不掉在山里孩子看着他们烧肉吃的眼神,“给他们做一顿肉,他们就很开心了”,翟俊豪希望自己能做一些简单的事,让那些孩子们得到快乐,这也是他选择公益的初衷,“‘百灵鸟’会一届届传承下去,我也还会做这方面的事情”。

 

原文报道转载链接http://difang.gmw.cn/gx/2016-12/19/content_23295100.htm


光明网.png

原文报道截图



分享
0

广西师范大学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未注明其他出处的作品,版权均属于广西师范大学新闻中心,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广西师范大学新闻网”。 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其他来源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对其负责。

③ 有关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与本网联系。

※ 联系方式:广西师范大学新闻中心 Email:xinwen@gxn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