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资讯  校园快讯

正文字体:

音乐学院组织教师到民族地区采风(图文)



来源:音乐学院 作者:梁国江 日期:2016-12-07 点击:456

为更好挖掘、传承广西特有民族艺术文化资源,12月3日,音乐学院组织教师到富川瑶族自治县石家乡对12年一遇的跶祖公祭祀仪式进行采风,学院大多数教师都参加了采风活动。特别是学院的党员教师们发挥先锋模范作用,践行“两学一做”,带头参加了采风活动。全体参加采风活动的老师们克服路途遥远,交通不便的困难,详细了解瑶族平地瑶跶祖公仪式由来,祭祀道具,体验了芦笙舞,发烛对歌等具有浓郁民族特色的歌舞,通过摄像,录音,拍照,询问,体验等方式,记录下了这些珍贵的、具有浓郁民族特色的歌舞形式,收获满满。


近几年来,学院秉承立足广西少数民族特有艺术文化资源理念,坚持走特色发展的道路,在教学科研、艺术实践等方面硕果累累。为服务地方经济文化事业,传承保护广西优秀少数民族文化艺术提供智力支持。


在科研方面,该院获得三个国家社科艺术学项目都是立足于广西少数民族文化艺术资源,黄小明教授主持的《广西特有民族民间舞蹈现状田野调查及研究》、高敏教授主持的《二十世纪壮族音乐发展史研究》,党宇娜副教授主持的《壮族民歌演唱艺术研究》的国家课题。学生课题和毕业论文有30%都是与广西少数民族艺术文化资源有关,研究生创新计划项目、毕业论文很大程度都是在田野调查的基础上形成和获得的。


在学院师生深入广西各地采风的基础上,学院搜集了壮族、京族、瑶族,毛南族、仫佬族等五个少数民族的代表性乐器和服饰,建立了广西特有民族音乐舞蹈文化橱窗。学院还邀请了三江的民间艺人到学院给学生上课,让民族艺术进课堂。学生论文参加广西民族文化传承论坛与创新获三等奖。


师生的论文、创作的作品也立足广西少数民族艺术文化资源,获奖累累。如韦金玲老师创编的舞蹈《白白的裤子,黑黑的哥》获第九届荷花杯校园舞蹈奖,何娟娟、蒋波老师创编的舞蹈《三江记忆·放排》获第四届全国大学生艺术展演乙组二等奖。学生金萌撰写《壮族特色乐器马骨胡及其音乐的传承和保护研究》的文章获广西第五届挑战杯特等奖,杨莹同学的《广西传统曲艺音乐之渔鼓的艺术价值及开发利用研究》获第二届广西大学生创新创业优秀成果展示会优秀成果奖。


深入民间、乡村采风是学院教学科研、人才培养的基础工作,学院将继续深入采风工作,更好地让民族艺术资源融入到教学科研中去,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传承保护广西特有民族文化艺术资源、为文化广西做出自己应有贡献。


mmexport1480997864696.jpg

音乐学院教师参加采风活动



分享
0

广西师范大学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未注明其他出处的作品,版权均属于广西师范大学新闻中心,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广西师范大学新闻网”。 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其他来源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对其负责。

③ 有关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与本网联系。

※ 联系方式:广西师范大学新闻中心 Email:xinwen@gxn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