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中国记协于2000年1月25日正式向国务院提出《关于确定“记者节”具体日期的请示》,国务院法制办公室的专家经过科学论证,报经总理、各位副总理圈阅并征得其他中央领导同志意见后,国务院于2000年8月1日正式批复中国记协,同意11月8日确定为中国"记者节"。从此,新中国的新闻工作者有了自己的节日。记者,作为时代的守望者和记录者,也许,你一直在关注我们,也许,你还不了解我们……今天,请听听我们的故事。
在校园里,总是有那么一群人,他们总是站在新闻事件的最前沿,用生动的文字、独特的镜头,挖掘背后细节,记录动人瞬间,讲述感人故事。记者,这个神圣又充满挑战的职业,有着许多难忘的经历,难忘的故事。他们读懂和报道他人的新闻时,可又有人曾细细听过他们的故事?今天,是我们中国的第17个记者节,让我们重温一下那些记忆犹新的新闻故事,感受积极向上的力量。
故事一:因为责任
每一篇报道都凝聚着无数的心血,每一个新闻工作者都肩负着一份责任。“我本身是体育学院的,对新闻报道这方面的知识比较缺乏。但是我既然做了校园记者就有那么一份责任做好新闻宣传工作。”体育学院院记者团成员莫颖琪说道,在被问到记者这份工作给自己带来了什么的时候,她表示,记者这份职业让她学会了与人沟通交流,“记者不单单是一份工作,更是一份责任。”
今年是我校大学生通讯社成员吴秀丽担任记者的第三年,在谈到记者这两个字时感受颇深,她感慨道:“‘记者就是记着’,这句被柴静用来诠释“记者”这一身份的话语是身为校园记者两年来我的感悟,小小笔杆,记录校园大小事,一篇活动新闻稿的撰写,从准备、采写到出稿,整个过程的坚持来源于一份责任,对新闻报道的一份责任。”
故事二:因为信念
许多人都羡慕记者那“无冕之王”的美誉。其实记者这个职业更多的还是艰难与辛苦,当人们带着幸福进入梦乡之时,有多少记者正在绞脑汁、爬格子,挑灯夜战,让人们在最短的时间里从校报上、网络上、广播中,知道那些大家关注的、想了解的新闻事件。再艰苦的工作,只因记者们都有着那么一份信念在坚持着,不畏坎坷。
从大一到毕业,目前在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工作的赵茜对记者这份工作也是感慨良多,“四年来,虽然会觉得累,但是没想过要放弃,因为收获了很多温暖的瞬间。那些共同采访、写稿的记忆是很强大的后盾,成为了一直支撑着自己走下去的动力。”
“我的专业就是新闻学专业,我对新闻的热情,对记者这份工作的热情,很难用言语表达出来。也正是因为我喜欢新闻,记者这份工作给我当做一份信念存在,才让我得以能继续走下去,不惧艰苦。”大学生通讯社成员同时也是文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2014级新闻学专业的邓海燕说道。
故事三:因为感动
新闻并不是冷冰冰的文字报道,它也是有温度的,时常会有感动发生。“我既没有记者对新闻的敏锐和执着,以后大概不会从事这方面的职业。但是我愿意留在校媒工作,是因为我找到了那一份感动存在。”独秀新闻社社长李宗清动容地说道。有很多人她为何大三还留在校园媒体?她表示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原因,一个是因为感情,她很喜欢新闻社的孩子,喜欢和他们一起工作,为了同一个目标而努力、奋斗。她说到,身边有人和自己一起因为相同的信念走到一起,并付出努力真的很难得很感动;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她感觉校园记者的工作早就已经融入了她的生活,无法分割。
“在高中的时候,我就已经开始接触记者的新闻报道工作了,上到大学,我依然坚持选择了与这份工作相关的社团——易班。记者会碰壁很多,但是总归来说,我得到的更多的是新闻里的故事带给我的感动。”校易班学生工作站的2016级法学专业的李莉说道,据悉,她在高中三年就一直在从事校园新闻记者的工作,而到了大学,她在选社团组织的时候,首先就选择了传媒性质的社团。“我希望我在大学依然能在新闻工作中找到我最初的感动,永远热泪盈眶。”
记者是个承载着记者光荣与梦想的职业,哪里有新闻,哪里就有我们的身影,无论前方如何艰难,我们必定会坚持守在新闻的一线。“新闻一线,由我呈现,新闻精彩,有我风采!”
广西师范大学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未注明其他出处的作品,版权均属于广西师范大学新闻中心,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广西师范大学新闻网”。 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其他来源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对其负责。
③ 有关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与本网联系。
※ 联系方式:广西师范大学新闻中心 Email:xinwen@gxnu.edu.cn
点击排行
推荐阅读